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安东尼·吉登斯
出品人:
页数:203
译者:郑戈
出版时间:2000-1
价格:1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04426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政治学
  • 安东尼·吉登斯
  • 社会民主主义
  • 吉登斯
  • 政治
  • 第三条道路
  • 政治哲学
  • 社会民主主义
  • 政治改革
  • 第三条道路
  • 左翼思想
  • 现代化
  • 民主社会主义
  • 政策创新
  • 社会公平
  • 经济转型
  • 全球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政治中寻求第三条道路的观念是最近几个月来广泛的讨论的话题,不仅在英国,而且遍及美国、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但何谓第三条道路?这个观念的支持这不能够达成一致,批评者也否认其可能性。而安东尼·吉登斯阐明,开拓第三条道路在当代政治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在这个世界上,旧的左派教条已陈旧不堪,新的右派思想苍白无力,第三条道路才真正代表了社会民主的凤凰涅磐。正在凸现出来的社会民主机制是全面的、稳健的、广泛的,它重新点燃了政治理想主义的火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1938年出生于英国,

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巨匠。曾长期在剑桥大学国王学

院(KING’SCOILEGE)任社会学教授,现任伦敦经济――政治

学院(LSE)院长、70年代初以来,他撰写或主编了《社会的构

成》、《现代性的后果》、《民族―国家与暴力》等三十多部著作,这

些著作对当代社会学以及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都产生了广

泛而深刻的影响,并引发了许多富有建设意义的激烈争论。吉

登斯新近的一些著作,特别是《超越左与右》(PolityPress,

1994),对全世界许多国家关于社会民主之未来的讨论产生了极

大的影响。

目录信息

目录
作者序
第一章 社会主义之后
社会主义的衰落
老派社会民主主义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
最近的争论
政治支持的结构
社会民主主义的命运
第二章 五种两难困境
全球化
个人主义
左和右
政治的行动主体
生态问题
“第三条道路”政治
第三章 国家与公民社会
民主制度的民主化
公民社会问题
犯罪与社区
民主的家庭
第四章 社会投资型国家
平等的含义
包容性与排斥性
积极的福利社会
社会投资战略
第五章 迈向全球化的时代
世界性国家
文化多元主义
世界性民主
欧洲联盟
全球统理结构
全球范围的市场原教旨主义
结语
附录:吉登斯访谈录:现代性与“第三条道路”
中英文译名对照及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吉登斯讲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的复兴,是因为古典社会民主主义在西方,尤其是欧洲,早就存在,而且其存在和社会主义息息相关。用吉登斯的话讲:“西方社会主义的主要形态是社会民主主义,一种温和的、议会制的社会主义,其基础是得到强化的福利国家”(p.4)。这一...  

评分

历史大背景是, 共产主义苏联的兴旺带动了欧美的社会民主主义。 而在七八十年代,撒切尔和里根的新自由主义斗败了苏联。 共产主义苏联的衰落又影响了欧美的社会民主主义。 之后,新自由主义的右派在成功之后有极端化趋势,而社会民主主义则在新形势下,进行了改良。 近年...

评分

《第三条道路》是一本很重要的书。不过,“这本小书”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文本本身。其实,与其说它是一部理论性著作,还不如说是一位具有“特殊背景的知识分子”的政治宣言。因此,这里所说的重要性,就不在于把这本纲领性的“文献”纷陈一二的问题了,而在于,当知识分子阐发“...  

评分

吉登斯讲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的复兴,是因为古典社会民主主义在西方,尤其是欧洲,早就存在,而且其存在和社会主义息息相关。用吉登斯的话讲:“西方社会主义的主要形态是社会民主主义,一种温和的、议会制的社会主义,其基础是得到强化的福利国家”(p.4)。这一...  

评分

加入了现代维度的折衷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就是未来社会制度的主要轮廓吧?有些像进化主义,只不过更多地强调了尊重现实的意向。并由此保证整个社会向未来不可知因素演化时的适应能力。看来,社会存在的哲学内核的开放性是最重要的。  

用户评价

评分

纲领性的一本书,简单而清晰。

评分

簡單清晰好讀 不過如老師所言 知識上沒有重要貢獻

评分

核心是塑造积极的福利社会,把消极被动的福利发放转为积极的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对老年人的认知改变这部分很有启发。重建公民社会、政府重构回应生活政治这部分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命题,只是不知道实践中如何去做

评分

吉登斯鼓吹从“解放政治”回归到“生活政治”,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冷战结束之后某些“温和左派”的自我理解:要求将左派的概念与革命乃至夺取国家机器的概念区分开来以力图在实践失败的废墟中重建“左翼”的政治事业,回归现实政治而放弃激进主义与社会替代的乌托邦梦想。 吉登斯鼓吹“超越左右”实质上是以抛却古典社民主义的某些纲领而吸纳新自由主义的一些政治论点,其结果就是社会民主党进一步新自由主义化以及温和左派被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秩序进一步同化,而“第三条道路”因为不如古典社民主义那样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稳固支撑结果使得实践该路线的“左翼党”们成为里根撒切尔之流的同路人并最终被工薪阶级抛弃(连吉登斯也承认失败了)。吉登斯的国际观较之于老左派与新右派确有可取之处,但是他鼓吹的全球治理亦不可避免给自由干涉主义背书

评分

可以算作一本Giddens相关观念的小册子,不过这人的书大多都是小册子(所以斯科特啊你长点心吧),挺乌托邦的说。。要不要看看他的那本现代性的书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