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全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閤刊(新校本)》主要收錄瞭五世同堂、先祖父鞠如公、先父之幼年苦學及科名、懷海義莊、先父對餘之幼年教誨、先父之病及卒、先母來歸、先母寡居、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等內容。
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曆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锡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颱北,被選為中研院院士,颱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颱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餘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韆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曆史的通論方麵,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读书当知言外之意,写一字,或者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三句为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 故知学问向前,在遥远之进程中,自不免许多意料不及之枝节曲折,错歧复杂,有违初心者。 人生最大的学问在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若心中自恃有一长处即不虚,则此...
評分“苟入党,则成一党人,尊党魁,述党章,国人认余为一党服务,效力有限,余不入党,则为中国人尊一中国当代大贤,宏扬中国民族精神,一公一私,感动自别。” 摘抄此书原话一段。当时有人力劝钱穆入国民党,钱穆如此回复。就凭这句话,此书必读。
評分錢先生性情過人,使人如沐春風
评分讀完《八十憶雙親》。
评分重讀錢穆先生手創新亞書院的曆程,雖然不敢相信事事都像他筆下說的那般美好,但確實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评分不啻自撰學譜
评分自後锡予、十力、文通及餘四人,乃時時相聚。時十力方為新唯識論,駁其師歐陽竟無之說。文通不謂然,每見必加駁難。論佛學,锡予正在哲學係教中國佛學史,應最為專傢,顧獨默不語。惟餘時為十力、文通緩衝。又自佛學轉入宋明理學,文通、十力必又爭。又惟餘為之作緩衝。文通在北大曆史係任教有年,而始終未去適之傢一次,此亦稀有之事也。文通既不續聘。史係主任遂邀餘任魏晉南北朝史,餘拒不允。餘言聘約規定餘隻任上古兩漢,不願再有增添。其隋唐史一門,則聘陳寅恪兼任,上堂僅盈月,寅恪即辭去不再來。謂其體弱,其夫人言,若不辭去北大兼職,即不再過問其三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