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智慧再發現

傳統智慧再發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作傢齣版社
作者:王樹人,喻柏林
出品人:
頁數:315
译者:
出版時間:1996-02
價格:37.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30921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中國哲學
  • 自我提升
  • 修行
  • 中國
  • bass
  • 傳統文化
  • 智慧
  • 曆史
  • 哲學
  • 文化傳承
  • 國學
  • 經典
  • 思想
  • 民俗
  • 生活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喻柏林

1938年生。祖籍湖南長沙。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心理專

業。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西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與人閤著有《色度學》《公理學概論》和《實驗心理學》等。實驗認知心理學研究論文有《漢字的視知覺》、《漢語語詞的短時記憶

廣度》、《漢語與詞碼相加效應的實驗研究》等。

王樹人

1936年生。祖籍山東莒縣。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現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著有《思辨哲學新探》、《曆史的哲學反思》、《中國傳統智慧

引論》(德文版)等。

圖書目錄

目錄
作者自序
本捲提要
緒論
第一篇 漢字凝結的智慧
引論
第一章 漢字以象形性為根基
引言
I漢字造字法提供的證明
Ⅱ現代心理學實驗研究所提供的證明
Ⅲ書法藝術與漢字能傳遞古代社會信息所提供的證明
第二章 漢字的孤立性質與分析性質及其意義
I漢字之為孤立語與分析語
Ⅱ漢字與世界語言文字發展趨勢
Ⅲ漢字的優越性
第三章 原始記事方式與漢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規定
I關於原始記事方式
Ⅱ漢字對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
Ⅲ漢字與傳統文學藝術
第二篇 《周易》的智慧與魅力
引論
I作為雙重符號的體係
Ⅱ巫術性與“象思維”
Ⅲ爭論至今的兩大重要問題
第一章 引發整體思維
I理性與非理性
Ⅱ動態之象及其內涵
Ⅲ作為全息性的體係
第二章 啓動創造性聯想
I從神話談起
Ⅱ《周易》與神話
Ⅲ關於象徵性
Ⅳ象徵性與不確定性
V《周易》的不同文體之重閤
第三章 開導“分而變的循環”運思
I關於《周易》之“分而變”
Ⅱ關於《周易》的循環論
第三篇 禪悟的智慧
引論
I論禪之難
Ⅱ論禪之可能
Ⅲ論研究禪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Ⅳ論禪的復雜性與禪外說禪
第一章 禪宗對於佛教的革新而又超越宗教
I對於佛教的革新
Ⅱ超越宗教
第二章 禪學所處的智慧層麵及其意義
I理性思維與非理性思維
Ⅱ禪宗的四句真言
Ⅲ禪宗對非理性思維的開拓和發掘
Ⅳ“自性”的兩個基本方麵及意義
第三章 開悟的大智慧
I悟的平常與神秘
Ⅱ開悟的錶徵
Ⅲ智能的深層開發
Ⅳ“無念”“無相”“無住”作為開悟的根本法門
v走嚮禪悟
Ⅵ心靈自由與人的自我解放
第四篇 中國傳統藝術美及其靈魂
引論
第一章 中國傳統藝術之美
I抽象美與具象美
Ⅱ作為抽象美典範的中國書法藝術
Ⅲ似與不似之間:中國畫之美
第二章 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學基礎
I中國精神的一脈:南中國精神
南中國精神的超越特徵
高層次文化發展的思想動力
Ⅱ意境:中國藝術之魂
意境的原始發生問題
意境産生的基礎與最早的藝術形式
抒情寫意精神在詩書畫中的深化
意境的理論形態
詩論中的意境內涵
畫論中的意境內涵
書論中的意境內涵
Ⅲ意境論對於藝術發展的重要意義
産生中西傳統藝術理論區彆的精神條件
摹仿論與意境論在藝術發展中的貢獻
意境論在藝術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後記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20年前的高中時代奉若至寶

评分

20年前的高中時代奉若至寶

评分

20年前的高中時代奉若至寶

评分

20年前的高中時代奉若至寶

评分

20年前的高中時代奉若至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