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共6册)》1941年上半年,英国仍在北非、地中海、中东和大西洋上孤军奋战,损失军舰和商船共300万吨之巨,情势非常危急。罗斯福决定在冰岛设立基地,由美军参与护航。4月13日,日苏签定中立条约;美日间有关太平洋问题的谈判却毫无进展,因为美方坚持日本先从中国撤兵。6月22日,苏联突遭德军袭击,顷刻间西部边界就被全线突破,损失惨重。丘吉尔当初预期德、苏必将开战的时刻,终于到来。英国向苏军输送军火物资,改变了英国孤立作战的情势。7月起,美国大力供应英苏所需军火;8月份,英、美通过“大西洋宪章”,奠定日后建立联合国的思想基础。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三天后德国向美国宣战,美国正式参战。丘吉尔所设想的英、美、苏三国的伟大联盟终于实现。邱吉尔举世公认的文学素养,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流畅易读,因为他“一辈子都在和句子谈恋爱”、“本身就是修辞机器”,所以我们有幸读到一部不以生涩难懂取胜的旷世巨著。他精雕细琢每个人物,营造生动鲜活的印象,既不溢美也不扭曲的评论,始终保持史家客观立场;他以如椽之笔重塑战时氛围,读者一如亲临现场,感受纷乱紧张的时局。全书可看到邱吉尔雄才大略,如何以言词恳切的讲演撼动人心,如何在危急紧绷战事统领全局、把握时机,他的自信幽默、眼光独到,使本套书不仅仅是珍贵历史纪录,也可当作领袖成功之道细细阅读。
虽然二次世界大战的材料和书籍堆积如山,但做为领导者的视角只有两部,本书和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我接着要阅读的书),原因也很简单——死亡。轴心国的领导被处决和自杀,罗斯福病故,而斯大林显然不可能写回忆录。只有丘吉尔和戴高乐拥有这个条件。而戴高乐在战争开始之...
评分英文行文非常优美,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历史名著。当然,丘吉尔从政治家的角度写二战,这是其主要观察角度。 而其他一些视角,如从经济角度写美国大萧条对二战的影响,希特勒上台的经济原因,纳粹经济的实质,这些也无法从本书得到完整的答案。这些恐怕要读罗斯巴德的《美国大...
评分 评分出于对丘吉尔的景仰,还想从英国人的角度解读二战,还有想体味下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语文学究竟优美到何种程度,购买了这套企鹅版的原版。 看着这六大本厚厚的一摞,确实心里发怵。但总算是花了一年多时间断断续续地竟然把第一册看完了,我自己都不太敢相信。尤其是在父亲手术住...
评分英文行文非常优美,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历史名著。当然,丘吉尔从政治家的角度写二战,这是其主要观察角度。 而其他一些视角,如从经济角度写美国大萧条对二战的影响,希特勒上台的经济原因,纳粹经济的实质,这些也无法从本书得到完整的答案。这些恐怕要读罗斯巴德的《美国大...
当年在图书馆啃读这套巨著时顺带也啃了不少汉堡...
评分会当凌绝处,一览众山小。一套个人视角的二战全景图。丘吉尔的战地记者背景,让他的叙述细节丰富而条理清晰。其首相职位和二战经历,则使得全书格局宏大,充满了洞察力、决断力和策略思维。尤其推荐前三册。
评分合上最后一页,一年时间,近三千页,终于把这本巨著看完了,心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作者以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将这场浩劫逐一道来,这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立场不同而导致的意见不同,只不过是用来考验读者功力的磨刀石而已。
评分“丘吉尔的桀骜不驯简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梁文道
评分和顯克微支的《你往何處去》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