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读者?故事魅力自不必说,表现结构也似有秘密。漫画研究十载之际,夏目房之介以其敏锐的感受性和洞察力,解读线条、对话框、格子的结构和功能等等漫画家想出的种种点子,阐述其趣味所在。
什么是“形喻”?什么是“间白”?
这些新术语用来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
夏目房之介的“漫画表现论”必将带给你不一样的漫画体验。
夏目房之介
1950年生于日本东京。1982年至1991年,在杂志《周刊朝日》连载《学问》。1987年至1989年,在NHK教育电视台周六俱乐部栏目主持《夏目房之介讲座》。本人也画漫画,自称漫画专栏作家。著作有《夏目房之介漫画学》(筑摩文库)、《手塚治虫在哪里》(筑摩文库)、《新编学问 虎之卷》、《新编学问龙之卷》(新潮社)、《人生达人》(小学馆)、《不肖孙儿》(筑摩书房)、《漫画与“战争”》(讲谈社)等等。1999年荣获第三届手塚治虫文化奖特别奖。
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的第三层阅读法——分析阅读法读了这本书。带着问题的主动阅读真的能提高效率。 作者的目的很清楚,解读为什么日本漫画有趣。 首先介绍日本漫画的发展背景和阶段。第1章。关键词句:成本低,创作热情,天才手冢治虫的出现,...
评分好像是初一的暑假,和闺蜜们一起画过一个漫画。题材大概是校园少女系。故事编了很宏大的大纲,写了好长的人物设定的文案,最后只画了19页就开学了,连第一场邂逅戏都木有画完。自己动过笔,才明白,画漫画最难的不是画,而是在落笔之前要想的事情。一个情节,用哪些镜头来表达...
评分这本书其实没有谈到动画,但对于动漫迷,动漫很难分家吧。 我们平时在谈论日本动漫时,总会悲叹中国动漫的不争气,当年手冢治虫不还是因为万籁鸣的铁扇公主才坚定的走在这条路上么? 小时候看过第一本日本漫画是圣斗士星矢,被作者评价为一直在喊各种绝技的漫画。跟我爹给我...
评分这本书让我既欢喜又失望 我相信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如果看到这本书最初会和我一样激动 杉浦茂、とり みき、永岛慎二、冈崎京子(我一直觉得她是太牛逼了才会被上天降祸导致十五年无法动笔)等等,他们大多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大陆正式发行的出版物上 就连目前号称"日本Cult之王"的唐泽...
评分看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关于线条和格子的分析。我看过一些漫画分镜头方面的教材,只是说到了分格的时间性、空间性,但是,本书的观点提高到了另一个层次,就是通过分格来削弱分格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以达到一种张力和意境,即对分格心理性的详细分析。书中,作者结合具体...
入门级研究。读完想的却是另外的问题。好的漫画会在叙事、构图、分镜各方面对电影产生启发。
评分研究漫画表现法,书本身就很有趣。
评分对于大部分观众/读者而言,只需知道漫画“有趣”而非知道“为何有趣”即可——中国的动画市场好歹还有一丝光明,漫画市场根本就是暗无天日,这书在中国毫无出版必要
评分对线条和格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所举的例子全都太古旧了(驾笼真太郎呢)。拟声拟态词的运用是很厉害,但外国人也只能看看。这本书风格挺轻松散漫的,总的来说比较鸡肋,对创作没有什么指导和启发,也无法视为严肃的理论型著作。可能我期望高了点。
评分: J218.2/146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