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史话

天文学史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考古学报》副主编。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冯时
出品人:
页数:22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1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26617
丛书系列:中国史话·思想学术系列
图书标签:
  • 天文学 
  • 历史 
  • 天文历法 
  • 天文 
  • 冯时 
  • 考古 
  • 中国天文学 
  • 文化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史话·思想学术系列-天文学史话》,本书包括:天文的传说、恒星观测、星图巡礼、天象记录、太阳运动等内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西方的天文学是归入科学技术类的,而中国的天文学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含有更多意识形态的内容。 西方的历法是纯太阳历或纯太阴历,而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不仅年要符合太阳的运行规律,而且月要符合其朔望。 西方天文学使用的是太阳黄道坐标,主要是觀測恆星的偕...

评分

西方的天文学是归入科学技术类的,而中国的天文学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含有更多意识形态的内容。 西方的历法是纯太阳历或纯太阴历,而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不仅年要符合太阳的运行规律,而且月要符合其朔望。 西方天文学使用的是太阳黄道坐标,主要是觀測恆星的偕...

评分

西方的天文学是归入科学技术类的,而中国的天文学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含有更多意识形态的内容。 西方的历法是纯太阳历或纯太阴历,而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不仅年要符合太阳的运行规律,而且月要符合其朔望。 西方天文学使用的是太阳黄道坐标,主要是觀測恆星的偕...

评分

西方的天文学是归入科学技术类的,而中国的天文学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含有更多意识形态的内容。 西方的历法是纯太阳历或纯太阴历,而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不仅年要符合太阳的运行规律,而且月要符合其朔望。 西方天文学使用的是太阳黄道坐标,主要是觀測恆星的偕...

评分

西方的天文学是归入科学技术类的,而中国的天文学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含有更多意识形态的内容。 西方的历法是纯太阳历或纯太阴历,而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不仅年要符合太阳的运行规律,而且月要符合其朔望。 西方天文学使用的是太阳黄道坐标,主要是觀測恆星的偕...

用户评价

评分

古人对宇宙星辰的认识,远超过今人之想象。

评分

2015018 非常不错,讲的是历史但一点也不枯燥

评分

引言很好。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已习惯于将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仅仅作为一部科学史来看待,这或许多少有些片面。我们知道,东西方天文学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植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天体完善的理论深深影响着西方天文学,甚至分数的出现都被视为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使他们几乎放弃了对天文学中某些领域的研究。中国人在这方面虽然没有受到禁锢,但天文学与星占学的密切联系却极大限度地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因此,我们在回溯中国天文学的科学历史的同时,切不可忽略了它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中国古代的占星家恪守这样的信条:“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天垂象,见吉凶。”“天文”也就是天象,它具有明显的星占色彩,而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中国古人相信,天体与人间社会可相互感应,天象的变化乃是上天对人间祸福的示警

评分

目前极少的介绍有关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的书籍。中国天文学与考古学、古文字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密不可分。看完很长知识,特别赞叹作者的专业研究水平,同时脑洞大开:外国的天文类纪录片如此多,什么时候我们能把中国传统天文学相关内容拍成更直观立体的纪录片呢?!一定会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评分

这是碎片时间里慢慢翻过去的一本小册子,里面的文章,有些是已经看过的。写普及读物就应该有这样平实准确的语言。现在是追求精准而非求华藻的时候。而且对阅读某些书籍也是有辅助功效的。眼界不能太狭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