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智慧

追随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凌志军
出品人: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4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15064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微软
  • 追随智慧
  • 研究院
  • 教育
  • 思维方式
  • 回忆
  • 创业
  • 智慧
  • 人生
  • 哲学
  • 思考
  • 成长
  • 自我提升
  • 心灵
  • 感悟
  • 阅读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微软始终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话题,即使在我们国家,关于微软的故事也有很多正式出版物。凌志军编著的《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所描述的主要是微软公司里一批中国人的命运,这些中国人组成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书中是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因为故事中的人物几乎都是一些聪明绝顶的人。但事情还不仅止于此。要估量人的智慧对于社会进步所具有的作用,须以长距离大范围的眼光来看世界。

作者简介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目录信息

序幕 “狼”来了!
第一章 追寻天才
希格玛大厦第五层
在太平洋上跑个来回,比走到隔壁房间还快
点子最值钱,架子最不值钱
摆脱“完美主义”的迷人陷阱
比尔?盖茨与李开复
“我更喜欢自由平等的环境”
英特尔和苹果扑了空
优秀的中国人不会留在中国吗?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最初的追随者
他们再也不用为父辈的悲剧操心感怀
第二章 天外有天
李开复的精英哲学和比尔?盖茨的“未来小屋”
未来的希望在今日中国的大学院墙里
越是优秀的人,越往外跑吗?
最优秀的人永远不会恳求你
招聘规则:N-1
聪明人的“磁场”
张亚勤――属于全世界的财富
女儿找工作竟是这样的局面
人生最简单也最难实现的两个理想
令竞争者色变的“豪华阵容”
士为知己者死
李开复在掀起一场“人才大战”吗?
微软递出橄榄枝
第三章 脑力激荡
白板文化:自由平等地表达思想
中国化的美国人和美国化的中国人
我不赞成你,但我支持你
不是要你做什么,而是你要做什么
基础研究:发明现在不可能的事
科研方向:把机器当做人,不是把人当做机器
如此“会议”如此人
放手让自己信任的人去干
有时候一个概念就是全部
年夏季:抵制美国货,计算机除外
分享思想的火花
第四章 那是我“儿子”
微软多次上演后发先至的喜剧,这一次能再现吗?
打开门,世界前沿原来就在眼前
后来者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一次突发奇想的双重效果
工业时代的奥秘是“分工”,信息时代的奥秘是“融合”
给孩子一个自信,比给他一大堆知识都重要
没有一个公司能青春万岁
美国式的“主人翁”:忠诚是双向的
吴士宏的“本地化”:断翅的蝴蝶
如果没有限制,人的智慧是无止境的
向比尔?盖茨汇报
最开心的是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在一起
第五章 “死亡线”
“我们这帮人就像一群狼”
中国面孔后面的美国文化
允许犯错误,不允许停步不前
姜昆的十三种“经典之笑”
副研究员的懊恼
压力之下,几多兴奋几多愁
如何捞到海洋里的一根针
新办法原来就是“脑筋急转弯”
把精彩的思想变成现实
“我要死过去啦”
有什么事情比和学生见面更重要?
“只要他真是我们需要的人,要什么给什么”
“臭虫档案”
“足够好”并不足够好
第六章 今天你要去哪里?
信守你的创新之权
不是历史与他为难,而是现实与他为难
最坏的消息接踵而来
“视窗”: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
华尔街最黑暗的一天
斯蒂夫?鲍尔默怎样力挽狂澜
“金手铐”
自由软件与自由创新
比尔闭门数月,营造“Microsoft。NET”
中国人未来的希望
结束语 微软精神能成长起来吗?
附录
与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的对话
与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比克赫尔茨的对话
与微软副总裁里克?雷斯特的对话
与微软美国研究院院长凌大任的对话
2004年繁体字版补记 寻找你的家
燃烧智慧的狂欢节
新院长张亚勤
“我已经拼了全力,你呢?”
“五五规则”
我们为未来工作
一切都是“数字的”
“你们创造了历史”
“孵化器”
“疯狂鸟”――许峰雄
五周年
人名中英文对照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知识分子真是奇怪,他们最看重的事情就是人家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也即‘士为知己者死’。” 我虽不敢妄称知识分子,却也是有着相同的想法。有朋友惊叹我对未来的东家竟已然开始死心塌地,原因也不过是——这一腔热血,只卖与识货人。 我不需要找人推...

评分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知识分子真是奇怪,他们最看重的事情就是人家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也即‘士为知己者死’。” 我虽不敢妄称知识分子,却也是有着相同的想法。有朋友惊叹我对未来的东家竟已然开始死心塌地,原因也不过是——这一腔热血,只卖与识货人。 我不需要找人推...

评分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知识分子真是奇怪,他们最看重的事情就是人家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也即‘士为知己者死’。” 我虽不敢妄称知识分子,却也是有着相同的想法。有朋友惊叹我对未来的东家竟已然开始死心塌地,原因也不过是——这一腔热血,只卖与识货人。 我不需要找人推...

评分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知识分子真是奇怪,他们最看重的事情就是人家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也即‘士为知己者死’。” 我虽不敢妄称知识分子,却也是有着相同的想法。有朋友惊叹我对未来的东家竟已然开始死心塌地,原因也不过是——这一腔热血,只卖与识货人。 我不需要找人推...

评分

几年之前,那是我的楞头青年代,被光芒万丈的当红炸子鸡许知远同学的理想主义所感染,最大的梦想就是写一部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时光如梭,那根传说中如椽的巨笔似乎从未打算光顾我,为此我曾经莫名冲动,焦虑不安。临近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偶然读到了凌志军先生的《变...  

用户评价

评分

复习一下当年鼓励我的一本书

评分

复习一下当年鼓励我的一本书

评分

凌志军的书,没得说。

评分

读了一半没坚持了,没什么特别大启发

评分

凌志军的书,没得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