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汽车 产业 趋势 商业 设计 汽车产业 中国 随笔
发表于2025-02-23
盛世危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现在,必须停下来真正反思,问一问自己,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在哪里?要往哪里去?应该怎么去?
本书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终极容量、影响中国汽车的巨头动向、合资与自主意义的严肃反思、中国电动车领域的未来发展、中国汽车的设计困境以及未来营销的走向进行了独到阐释,旨在搭建一个思考平台,引领每一个汽车产业相关人士都能从实践的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思考,探索中国民族汽车产业在关键时刻的前行方向。
本书集精彩的调查报道和独立的理性观察于一体,以汽车业巨头专访为主线,以故事化的笔触展开全文,深刻揭示主题,是汽车产业管理者、汽车产业研究者,以及汽车产业未来走势关注者的必读书籍。
《汽车商业评论》杂志,是一家以严肃、庄重的态度进行报道与评论的高端商业媒体。它凭借全球视野、专业手段、高端品位,已经成为中国汽车界的意见领袖。
它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前进为己任,努力成为汽车业内人士分享商业智慧的高级交流平台。
网站:www.inabr.com
反馈:abrmag@126.com
贾可,实名余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先后在工人日报社、《环球企业家》杂志工作,曾获中国新闻奖特等奖。2000年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2006年先后创办《新汽车》杂志、《汽车商业评论》杂志,2010年创办《汽车消费报告》杂志。现为《汽车商业评论》杂志、《汽车消费报告》杂志总编辑,著有《中国汽车调查》等书。
偶尔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就买了一本回去读。作为汽车行业的外行人,这本书相对没有那么深奥晦涩。另外作者也非常认真,值得一读。现在我老公也开始读这本书了。
评分汽车产业发展百年,历尽高潮低谷现又进入新的时代,工科不但要专业精尖,还要洞悉形势,君子顺势而为
评分感觉还可以。就是一些期刊文章的合集,感觉有点贵。
评分作为杂志的补充与小结. 当作书来看的话观点太零散了,就是谈话录集
评分汽车产业的危局是工业技术落后、创新虚弱的表现与结果,教育培养不出真材实料的学生、科研院所拿不出货真价实的成果、国有巨头躺在合资的温床睡懒觉、自主品牌在自主研发和赚快钱间徘徊,本想用市场换技术,结果技术没换来而新赛场又铺开了……一地鸡毛的政策
本书从业内行业龙头之角度很好点出了汽车行业的危机互倚之势,看完很有启发。从宏观政策层面而言,“十二五”是新能源汽车的培育期,如何进入发展期取决于两个条件:1.资本催化;2.突破技术瓶颈。这两个条件也是互生的,资本催化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才能给资本带来获利预期。本...
评分作者的“3问”问的很好。 汽车产业,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关注了当下汽车产业的若干热点。对汽车界巨头的访谈值得一看。 个人比较喜欢对电动汽车、车载互联网、未来汽车设计等未来趋势的观察和分析。 文后的8页连续的拉页做的非常精致和独...
评分本书从业内行业龙头之角度很好点出了汽车行业的危机互倚之势,看完很有启发。从宏观政策层面而言,“十二五”是新能源汽车的培育期,如何进入发展期取决于两个条件:1.资本催化;2.突破技术瓶颈。这两个条件也是互生的,资本催化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才能给资本带来获利预期。本...
评分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地位非常明显,首先是中国汽车产业起点比较低,企业规模小,出口产品层次也比较低,品牌影响力比较弱,主要进入的还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比较少,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绝大多数国产核心零...
评分全球汽车业都在陷入衰退,唯独中国汽车业蓬勃发展,其中当然有关税壁垒的重要因素。 不过仍然让人陷入了思考,汽车产业,尤其是中国的汽车产业究竟是不是产能过剩,而且在油价节节高涨,通货膨胀节节攀升的今天,汽车之路在于何方?电动车是汽车的未来吗? 本书也许有助于读...
盛世危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