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奥•科塔萨尔
(1914-1984)
阿根廷作家,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短篇小说大师。1951年移居法国,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员。1963年以长篇小说《跳房子》震惊文坛,同时著有多部短篇小说集、诗集、一部研究济慈的专著,以及若干文体上难以归类的作品。他热爱爵士乐,曾一度支持古巴革命。《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是其最有趣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作品。
“每当想到科塔萨尔的名字,”《西语美洲文学史》的作者奥维耶多说,“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是:‘fascinante(迷人的)’。”
范晔
七十年代生,西班牙语文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葡语系。译有《百年孤独》、《万火归一》,以及西班牙和拉美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数种,收录于《纸上的伊比利亚》、《镜中的孤独迷宫》二书中。
昆德拉试图让我们警惕,当世界涌向刚刚出生的婴儿时,早已画过妆,戴上了面具,是一道被预先阐释过的帷幕。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去旅行,在这道帷幕上撕开了口子——“世界在这位流浪骑士面前,以它非诗性、喜剧性的裸体,呈现出来。”几百年后,另一位把玩西班牙语的作家,在爵...
评分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科萨塔尔视作偶象,称他是屈指可数能唤醒让他尊敬、崇拜、依恋、深深地妒忌等等情感的作家,甚至还有虔诚。并说从翻开他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动物寓言集》的第一页,“我就意识到他是我未来想成为的那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人见人爱的阿根廷人》)阿...
评分我始终相信,在拉美的所有作家中,除了马尔克斯,真正会被时间记住的会是两位顶级诗人: 一是聂鲁赫,一是科塔萨尔。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就像托尔金一样,“奇幻”的所有手法,也是一把刀。 刀很锋利,能伤人,也能自伤。 当老马将魔幻现实主义发挥到及至之后,别人的...
评分桃子(Durazno) 一个叫巴勃罗•聂鲁达的克罗诺皮奥说,任何不读科塔萨尔的人命运都已注定。那是一种看不见的重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从没尝过桃子的滋味,人会在无声中变得阴郁,愈渐苍白,而且还非常可能一点点掉光所有的头发。 楼梯...
评分1951年的某天晚上,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剧院听音乐会,突然间脑中冒出一些名叫克罗诺皮奥的人物,这是克罗诺皮奥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出现,十一年后,也就是1962年,48岁的科塔萨尔出版了《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更多关于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