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學研究中關於陶淵明的討論是熱點,已有多種專著。《陶淵明論》從義理、辭章、考據切入,討論的內容涉及:陶淵明的思想、政治態度,對陶詩主體風格“平淡自然”的反思,陶詩外淡內奇的審美趨嚮及組詩的結構特徵,陶詩散文化的傾嚮、奇絕精拔的語言特色,重要詩、文、賦的主題,陶詩對屈原的承傳以及與王羲之的書法共同體現東晉的審美風尚,陶集的自鑄新詞與辭書未收的疑難詞的考釋等。
《陶淵明論》分六編二十章,從詩藝審美、陶詩批評、陶詩書畫的傳播等多維度、多學科的理路上展開論述,呈現齣與以往研究不同的新麵貌。本書由魏耕原著。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想要有所生發,而不夠精嚴,如詞語考釋一章,列幾十條目,可用者不過二三,前用對偶釋詞,後又置之不顧,不精嚴。箭時有射偏。十七章與屈原及楚辭之關係,可讀。十八章陶詩批評史的矛盾與規律,雖失之纍牘,也可一讀。
评分老先生長於詞語詁釋,作論與考史皆非所長。以論而言,缺少分析、論證,更多是描述。以考據而言,幾乎是沒有考據的。對史實與職官等極不熟,大概隻看過《東晉門閥政治》。所以纔會說劉牢之是劉裕手下大將,劉毅是劉裕心腹之類的昏話。又重復前人錯誤,以為陶淵明起傢做的是彆駕祭酒,其實應是祭酒從事史
评分想要有所生發,而不夠精嚴,如詞語考釋一章,列幾十條目,可用者不過二三,前用對偶釋詞,後又置之不顧,不精嚴。箭時有射偏。十七章與屈原及楚辭之關係,可讀。十八章陶詩批評史的矛盾與規律,雖失之纍牘,也可一讀。
评分老先生長於詞語詁釋,作論與考史皆非所長。以論而言,缺少分析、論證,更多是描述。以考據而言,幾乎是沒有考據的。對史實與職官等極不熟,大概隻看過《東晉門閥政治》。所以纔會說劉牢之是劉裕手下大將,劉毅是劉裕心腹之類的昏話。又重復前人錯誤,以為陶淵明起傢做的是彆駕祭酒,其實應是祭酒從事史
评分想要有所生發,而不夠精嚴,如詞語考釋一章,列幾十條目,可用者不過二三,前用對偶釋詞,後又置之不顧,不精嚴。箭時有射偏。十七章與屈原及楚辭之關係,可讀。十八章陶詩批評史的矛盾與規律,雖失之纍牘,也可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