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德教

学者观德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陈景熙 张禹东 主編
出品人:
页数:6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1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272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宗教
  • 潮汕
  • 学者观德教
  • 中國宗教史
  • 道德修养
  • 传统文化
  • 国学
  • 人生哲学
  • 自我提升
  • 教育
  • 伦理学
  • 思想文化
  • 中华文化
  • 人生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统汇集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公开发表的中、英、日文德教研究学术成果五十余种,作者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与地区的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化学、哲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近三十位学者;体裁涵盖专著、书评、论文、调查记、史料系年、硕博士学位论文提要等多种文体。

作者简介

陈景熙,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专职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泰国德教紫真阁荣誉顾问,潮学网站长。

张禹东,华侨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

目录信息

目 录

序言一 …………………………………………………………………卓新平 / 1
序言二 …………………………………………………………………张禹东 / 1
序言三 …………………………………………………………………李基智 / 1
学者简介 ………………………………………………………………………/ 1

一 [中国台湾]李亦园
东南亚华侨的本土运动………………………………………………李亦园 / 1
麻坡华人的宗教生活…………………………………………………李亦园 / 10

二 [新加坡]朱金涛
新加坡德教会紫新阁…………………………………………………朱金涛 / 26

三 [日本]吉原和男(YOSHIHARA KAZUO)
華人社会の民衆宗教
——香港·潮州人社会の徳教………………………………吉原和男 / 32
Dejiao:A Chinese Religion in Southeast Asia … YOSHIHARA KAZUO / 45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Celebrated by A Dejiao Organization in Bangkok: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 YOSHIHARA KAZUO / 67
タイ国へ伝えられた徳教とその変容適応戦略と背景 …………吉原和男 / 78
宗教と生活 …………………………………………………………吉原和男 / 88
華人宗教の国際的ネットワーク
——徳教の事例………………………………………………吉原和男 / 94
东南亚华人德教述论
——以儒教为切入点 …………………………吉原和男 著黄蕴译 / 108

四 [马来西亚]郑良树
德教的草创与南播………………………………………………………郑良树 / 119
德教的教义和师尊………………………………………………………郑良树 / 127
柔佛州德教会(节录)…………………………………………………郑良树 / 137

五 [日本]野口铁郎(TETSUR NOGUCHI)
东南亚流传的两个中国人宗教………………………野口铁郎著 刘天祥译 / 140

六 [马来西亚]陈志明(TAN CHEEBENG)
马新德教会之发展及其分布研究………………………陈志明著 苏庆华译 / 170


七 [英国]Hugh DRBaker(裴达礼)
《马新德教会之发展及其分布研究》书评
………………………………… Hugh .D.R.Bake r裴达礼撰苏庆华译 / 228

八 [日本]川崎有三(KAWASAKI YZ)
陈志明对一个宗教组织的研究 ……………………川崎有三撰 葛立功译 / 229

九 [中国大陆]赵旭东
德教的理性化

——读陈志明《马新德教会之发展及其分布研究》有感 ……赵旭东 / 231

十 [中国大陆]濮文起
德教在东南亚……………………………………………………………濮文起 / 236

十一 [中国大陆]张禹东
马来西亚的华人宗教文化………………………………………………张禹东 / 242
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张禹东 / 251

十二 [中国大陆]林悟殊
泰国潮人德教信仰考察…………………………………………………林悟殊 / 262

十三 [中国大陆]张新鹰(心影)
世界宗教研究所“东南亚华人宗教文化学术考察团”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心影 / 272
生于中国、长于海外的德教 ………………………………………… 张新鹰 / 275

十四 [中国大陆]于光(沁平)
德泽施人存心济世
——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德教会访问侧记…………………沁 平 / 288

十五 [中国大陆]华方田
流传于东南亚华人中的新兴宗教
——德教的历史及现状…………………………………………华方田 / 292
德教中的济公崇拜 ………………………………………………………华方田 / 297

十六 [中国大陆]黄夏年(铂净)
缕缕清香虔感至灵

——德教《心典》介绍……………………………………………黄夏年 / 301
我所见到的“德友”……………………………………………………铂 净 / 305
德教的“十章八则”……………………………………………………铂 净 / 309

十七 [中国大陆]王志跃
德教概念的儒学意蕴……………………………………………………王志跃 / 312

十八 [中国大陆]周太良
我与“德教”的一面之缘………………………………………………周太良 / 320

十九 [中国台湾]郑志明
泰国德教会的发展………………………………………………………郑志明 / 322
东马德教会的发展………………………………………………………郑志明 / 338

二十 [中国大陆]陈景熙
1940年代达濠紫豪阁与德教的发展与建构
——近代潮汕侨乡与东南亚地区文化互动的个案研究………陈景熙 / 354
德教草创时代(1939~1949)系年要录 ………………………………陈景熙 / 370
草创时代德教的建构与演变……………………………………………陈景熙 / 397
德教海外扬教与“香叻暹汕”贸易体系………………………………陈景熙 / 424
海外华人宗教文书与文化传承
——新马德教紫系文献(1947~1966)研究(提要) …………陈景熙 / 442

二十一 [日本]黄蕴
マレーシアにおける徳教の展開
——華人新興宗教の一形態 ……………………………………黄 蕴 / 444
德教在马来西亚之发展:移民与宗教的民族志(提要) ……………黄 蕴 / 471
扶鸾教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
——宗教人类学视野中的德教……………………………………黄 蕴 / 473
Reconstructing religion: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jiao Organization in Contemporary Malaysia………………………………………………………… Huang Yun / 481

二十二 [日本]玉置充子(TAMAKI,MITSUKO)
扶乩と東南アジア華人
——マレーシアの徳教会を訪ねて…………………………玉置充子 / 497

The prevalence of the worship of Goddess Lin Guniang by the ethnic Chinese in southernThailan………………………………………… TAMAKI,MITSUKO / 503

二十三 [法国]Bernard Formoso(傅莫溯)
A Wishful Thinking Claim to Global Expansion?
The Case of Dejiao ……………………………… BERNARD FORMOSO / 521
德教,当代中国及海外的一场宗教运动:紫气东来(提要) ……傅莫溯 / 546

二十四 [中国香港]游子安
香港德教团体的历史与发展:以紫靖、紫和二阁为中心…………游子安 / 547

二十五 [马来西亚]李宏华
德教会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以东马沙巴州斗湖德教会紫辰阁
为例(提要)………………………………………………………李宏华 / 573

二十六 [马来西亚]陈剑虹(Tan Kim Hong)
槟榔屿德教的发展 …………………………………………………陈剑虹 / 574

二十七 [中国大陆]唐晓娟
新马与港澳地区德教会对比研究
——德教在华人社会中的时空嬗变(提要)………………唐晓娟 / 584

二十八 [中国香港]钟贯豪
道非常道:香港市区德教坛之个案研究(提要)………………钟贯豪 / 585
紫靖阁与金兰观
——香港潮籍道坛互动个案研究 …………………………钟贯豪 / 586

后 记……………………………………………………………………/59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陈景熙博士对德教研究多年,除极少数的遗漏外,这本书将德教相关论著几乎搜集完备,是德教研究者必备之书,但是定价是不是太高了啊。 本书还搜集了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人员的随笔,这样的话,将台湾文化院的东西也搜集进去是不是也很好啊。

评分

陈景熙博士对德教研究多年,除极少数的遗漏外,这本书将德教相关论著几乎搜集完备,是德教研究者必备之书,但是定价是不是太高了啊。 本书还搜集了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人员的随笔,这样的话,将台湾文化院的东西也搜集进去是不是也很好啊。

评分

陈景熙博士对德教研究多年,除极少数的遗漏外,这本书将德教相关论著几乎搜集完备,是德教研究者必备之书,但是定价是不是太高了啊。 本书还搜集了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人员的随笔,这样的话,将台湾文化院的东西也搜集进去是不是也很好啊。

评分

陈景熙博士对德教研究多年,除极少数的遗漏外,这本书将德教相关论著几乎搜集完备,是德教研究者必备之书,但是定价是不是太高了啊。 本书还搜集了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人员的随笔,这样的话,将台湾文化院的东西也搜集进去是不是也很好啊。

评分

陈景熙博士对德教研究多年,除极少数的遗漏外,这本书将德教相关论著几乎搜集完备,是德教研究者必备之书,但是定价是不是太高了啊。 本书还搜集了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人员的随笔,这样的话,将台湾文化院的东西也搜集进去是不是也很好啊。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是开个会那种大杂烩论文集,而是五十年来这一话题的全部(?),“编撰”的需求来自教门自身,算是学术性与宗教性相结合的高质量文集之一了

评分

为了景熙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给五星。这种书看起来平淡,背后突破政治坚冰的艰辛,是只有编者自己明了的。亦是希冀国内学者对这样真正展现中国文化“小传统”的文本予以关注。

评分

为了景熙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给五星。这种书看起来平淡,背后突破政治坚冰的艰辛,是只有编者自己明了的。亦是希冀国内学者对这样真正展现中国文化“小传统”的文本予以关注。

评分

不是开个会那种大杂烩论文集,而是五十年来这一话题的全部(?),“编撰”的需求来自教门自身,算是学术性与宗教性相结合的高质量文集之一了

评分

不是开个会那种大杂烩论文集,而是五十年来这一话题的全部(?),“编撰”的需求来自教门自身,算是学术性与宗教性相结合的高质量文集之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