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

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崇科
出品人:
页数:401+9
译者:
出版时间:2011-9-25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0036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研究
  • 鲁迅
  • 朱崇科;鲁迅小说;话语
  • 现当代文学
  • 朱崇科
  • 现代文学
  • 文学
  • 中国文学
  • 鲁迅
  • 小说
  • 话语分析
  • 形构
  • 文学研究
  • 现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化研究
  • 文本分析
  • 批评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跨学科方法与文本细读法的巧妙结合,力图考察鲁迅小说中不同层次的话语形构。

比如鲁迅小说中的身体话语:鲁迅小说中的身体话语书写无论是立足身体局部(头发、眼睛等),考察其政治、文化传统的谱系和奴隶性的生成,还是考察身体整体上与精神的复杂纠葛,抑或是身体的狂欢,鲁迅在小说中的确表现出对身体相当深邃又独特的观照,而此中身体话语的形成更不是一句精神压倒肉体所能解决和概括的。恰恰是在其复杂张力中,身体的话语运作得以顺利展开。

本书将鲁迅小说中的癫狂话语置于中西方文化交接的平台上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其实和西方话语有着神交的一面,但同时,鲁迅对这些话语却又有更具化和丰富的一面。癫狂话语的形构既是对传统文化逻辑暴力结构的批判,同时又是对被压抑的可能性和新的现代性的称羡。而耐人寻味的是,如果重新审视“狂人”形象,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形成中的吊诡之处,它既是反传统的传统主义者和拿来主义者,又是对西方话语进行改编的本土进化论的先知先觉者。

作者简介

朱崇科,1975年生于山东临沂,2005年5月19日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文学方向),2005年6月以“百人计划”副教授人才引进执教于广东中山大学中文系。2007-2008年曾赴美国巴德学院(Bard College)担任交换教授。今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华文文学、文学理论。独著有1《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2《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3《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4《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 )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信息

代序:谈“化”——王富仁教授
上编: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
绪论:话语形构与鲁迅小说
第一章:身体/空间
(1)鲁迅小说中的身体话语
(2)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型”话语
(3)鲁迅小说中月的话语形构
(4)鲁迅小说中路的话语形构
第二章:人生/实践
(1)鲁迅小说中的儿童话语
(2)鲁迅小说中的青年话语
(3)鲁迅小说中婚恋话语的悲剧性机制
(4)鲁迅小说中的贱民话语
第三章:文化政治
(1)鲁迅小说中的癫狂话语
(2)鲁迅小说中“吃”的话语形构
(3)鲁迅小说中的村镇政治话语
(4) 鲁迅小说中的丧葬话语
第四章:捆绑哲学
(1)鲁迅小说中的医学话语
(2)鲁迅小说中的经济话语
(3)鲁迅小说中的八卦话语
第五章:叙事话语
(1)鲁迅小说中的环形营构
(2)鲁迅小说中的启蒙姿态与“自反”策略
(3)鲁迅小说中的“小说性”话语
结语
下编:点视鲁迅
第六章:反思“新编”
(1)历史重写中的主体介入——以鲁迅、刘以鬯、陶然的“故事新编”为中心
(2)走向狂欢 ——鲁迅《故事新编》新论
第七章:比较细读
(1)“详细”的“永固”——论鲁迅生前身后对郁达夫的五次回访
(2)“肥皂”隐喻的潜行与破解——《肥皂》精读
(3)为了反抗与也是反抗——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笔下人物性心理描写比较
(4)比照周氏兄弟——“3•18事件”的文本连缀
第八章:他山之玉
(1)现代性与“狐狸”的智慧——评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
(2)文学空间中的意识形态观照与开创——评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
(3)后殖民视角与错置的“去中国性”——评王润华鲁迅论的一种观点
(4)“小说”的野心与虚构的魅力——评王德威《小说中国》
参考书目:
(1) 中文书目
(2) 英文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朱老师读解鲁迅的眼光很是独到,这样的活跃思维大概更适合讲课以启发学生,但转化成学术论文则稍显细碎——当然,瑕不掩瑜,我个人还挺喜欢这些论述。

评分

不适合一般人群阅读,太过学术

评分

朱老师读解鲁迅的眼光很是独到,这样的活跃思维大概更适合讲课以启发学生,但转化成学术论文则稍显细碎——当然,瑕不掩瑜,我个人还挺喜欢这些论述。

评分

朱老师读解鲁迅的眼光很是独到,这样的活跃思维大概更适合讲课以启发学生,但转化成学术论文则稍显细碎——当然,瑕不掩瑜,我个人还挺喜欢这些论述。

评分

不适合一般人群阅读,太过学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