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

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科
作者:郭小安
出品人:
页数:30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4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04965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网络生活
  • 政治学
  • 社会学
  • 民主
  • 政治传播
  • 网络民主
  • 数字政治
  • 公共领域
  • 政治传播
  • 公民参与
  • 民主理论
  • 信息社会
  • 互联网治理
  • 政治学
  • 社会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把“网络民主”放在“媒介与民主”关系视角中加以考察,既对媒介与民主的一般理论进行溯源和总结,又从媒介和民主的现状和困境出发寻找网络民主兴起的背景,这种视角的切入使得“网络民主”的研究既能从媒介与民主的一般理论中吸收养分,又能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理清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既能理解媒介和民主关系为何能从分离状态走向融合,又能弄清媒介和民主走向融合的条件及后果……

作者简介

郭小安,男,1980年12月,江西遂川人。1999——2003年在南昌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3——2009年在武汉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学习,获得法学硕士学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任教至今。主要研究网络政治、电子政务。目前已在《公共行政评论》、《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网络政治相关文章20余篇,其博士论文获201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及应对策略》、湖北省教育厅人文专项基金《网络时代学生舆论领袖的作用及管理》以及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政治学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认知及治理》等多项课题。

目录信息

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选题价值 四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第一章 媒介与民主关系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大众媒介及政治功能 一 传播、媒介与大众媒介 二 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 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 第二节 有关媒介与民主关系的经典论述 一 古典思想家笔下的政治传播观 二 启蒙思想家有关“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经典论述 三 精英民主理论思想家有关“媒介和政治”的论述 四 发展传播理论有关“媒介与政治发展”的论述 五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媒介与政治关系的论述 第三节 媒介与民主关系的理论概括 一 大众媒介的政治能动性 二 大众媒介的政治依附性第二章 媒介与民主的关系: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大众媒介 一 媒介与民主关系的历史进程 二 “政治媒介化”背景下媒介的功能异化及其表现 第二节 西方民主政治中媒介功能异化的政治后果 一 政治参与水平低下——“没有公民的参与” 二 政治生态失衡——政党政治的衰落和议会权力的虚化 三 社会资本的下降——“独打保龄球” 四 公共领域的萎缩——“再度封建化”的危险 第三节 中国媒介与民主的关系现状 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媒介与民主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 大众媒介属性的变化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媒介与民主关系面临的困境 一 身份困境:政治属性还是市场属性 二 发展困境:自由与秩序的两难 三 监督困境:建设性还是批判性为主 小结第三章 走出困境的曙光:网络民主的兴起 第一节 互联网兴起的历程 一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扩散 二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网络与民主的契合性 一 互动结构的改变——高度交互性 二 控制结构的改变——隐蔽性和离散性 三 信息格局的改变——“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四 参与结构的改变——平等性和非中介性 第三节 “网络民主”的概念及内涵 一 从电视民主到网络民主:媒介民主形式的变迁 二 相近概念的辨析 三 “网络民主”的概念界定 四 网络民主的科学内涵 第四节 网络民主的表现形式及运行机制 一 网络民主的实现途径:网络政治互动 二 网络民主的载体:网络公共空间 三 网络民主的外在体现:网络舆论 四 网络民主的运行机制: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作用第四章 网络民主的效度:不同政治生态下的考察 第一节 有关网络民主的价值层次 一 重振代议民主 二 重塑代议民主 三 颠覆代议民主 四 培育代议民主 第二节 网络民主在西方民主政治中的现实功能 一 网络选举:“得网络者得天下” 二 网络监督:“让扒粪运动来得更猛烈些” 三 网络结社:更加多元化的集团政治格局 四 网络决策:更多的直接民主实践 第三节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角色和地位 一 民主的中国式表达 二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特定意涵 第四节 网络民主给中国民主政治带来的变化 一 输入主体变化:从“沉默的大多数”到“新意见阶层” 二 公共决策模式变化:从“黑箱模式”到“新群众路线” 三 监督力量变化:从“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到“离地三尺有网民” 四 纠错模式变化:从“内部纠正”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第五章 网络民主的限度:结构和功能的视角 第一节 网络民主的结构性缺陷 一 网络民主的主体缺陷:“网络民主”还是“网络贵族民主” 二 网络公共空间:离理想的公共领域还有多远 三 网络舆论的喜与忧:自由之花上的苦涩果实 第二节 网络民主的功能性缺陷 一 “蒙面式民主”的代价 二 “群体极化”和“协同过滤”带来的极端化和碎片化 三 “人肉搜索”的道德和法律困境结语 网络民主的出路与展望 一 现实政治的对接和容纳 二 培养多元化的民主力量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网络民主 三 与其他民主形式相互协调和补充 四 以网络民主来促进民主形式的平衡发展参考文献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概论性,基本没有观点

评分

概论性,基本没有观点

评分

概论性,基本没有观点

评分

概论性,基本没有观点

评分

概论性,基本没有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