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民国,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段历史和文化,更是在回望和追念一种精神。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远承魏晋之后,以独立姿态演奏出的最后一个华彩乐章。
《民国的底气》以风骨为准绳,选取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吴宓、傅斯年等十二位或为人熟知、或为人所少闻的民国教授学者,采用参差忽见的笔法,融会贯通,以小见大,意欲从这十二位教授中投射出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从一件件趣闻佚事入手,来探寻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终极关怀,力图描摹出那个剧烈动荡变革年代中,文化和人生辗转零落的吉光片羽。
《民国的底气》由落尘编写。
落尘,70年代人,独立译著。目前专注于民国文化的研究与写作。致力于让美好的人物和思想流传。
之所以钱学森能问出“为什么我们中国就培养不出人才”这样的世纪之问,这是对大环境的质疑,是对教育制度的质疑,是对主流价值取向的质疑。 还是拿近邻日本来做对比,明治维新后,日本上层就开始提倡教育,一系列的文明化措施使得半个原始状态下的社会在历经50多年后有了质的变...
评分本书描绘的大师们均是经历中国历史上最为摇晃的年代,满清、辛亥、北伐、帝制、护法、复辟、五四、抗日等等,在如此多变的时代,这群文学大师们保持了传统文人的气质,或特立独行、或桀骜不驯、或执着坚持!
评分此书描摹出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那个命运都辗转零落的动荡年代,远承魏晋风骨,以独立之姿态,演绎出中华最后之名士风度,说他们承载了民国的底气,实不为过。一本并不厚的书,力图向我们展示这些丰富的灵魂,着实不是件易的事。作者叙述的方式很让人舒服,并没有流水账般的...
评分之所以钱学森能问出“为什么我们中国就培养不出人才”这样的世纪之问,这是对大环境的质疑,是对教育制度的质疑,是对主流价值取向的质疑。 还是拿近邻日本来做对比,明治维新后,日本上层就开始提倡教育,一系列的文明化措施使得半个原始状态下的社会在历经50多年后有了质的变...
评分本书描绘的大师们均是经历中国历史上最为摇晃的年代,满清、辛亥、北伐、帝制、护法、复辟、五四、抗日等等,在如此多变的时代,这群文学大师们保持了传统文人的气质,或特立独行、或桀骜不驯、或执着坚持!
纠纠民国,大师遍地;自由独立,底气十足。
评分所谓大师中,可有一人开自然科学先河?
评分从母上的书堆里随手抽的。大致也就那么点内容。
评分大师风采~~
评分好书啊!欲罢不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