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戊戌年

温故戊戌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建伟
出品人:
页数:30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452139
丛书系列:走向共和 晚清历史报告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晚清。报告文学
  • 张建伟
  • 民国
  • 晚清史
  • 戊戌变法
  • 随笔
  • 戊戌年
  • 历史
  • 回忆
  • 近代史
  • 中国史
  • 变革
  • 维新
  • 思想
  • 文化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详尽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君主立宪再到辛亥革命爆发,建立共和政体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全景展现清末民初风起云涌波诡云谲之政局。

重磅观点摘编:

1、康有为并不是圣人君子而是是一历史巨骗。公车未上书,拟“伪诏”,篡改谭嗣同绝笔诗,甚至主张与日本“合邦”。也正是因为他的激进改革思路彻底葬送了戊戌变法而导致了戊戌政变。康有为如此作为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怀有个人野心。

2、慈禧也是温和的改革派,也有其作为“女政治家”的品行和素养。戊戌变法中她始终是站在改革一派,只不过她更倾向于温和改革,维护皇权。

3、晚清乃至辛亥后的政治中,权争始终是政治改革的梦魇。每一次改革、革命都伴随着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权利斗争。

4、李鸿章不是卖国贼而是一代政治家。辛丑条约是在李鸿章忍辱负重进行了种种努力下争取到的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5.袁世凯是治世之能臣,一直是大力倡行新政,并践行新政,维护共和政体。他并未签订二十一条,而是通过外交努力最大程度地挽回了国家的损失。《辛丑条约》签订后,在侵略者不允许驻军天津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首支警察部队。他也不是刺杀黄兴的幕后指挥。所谓“卖国贼”“窃国大盗”“复辟狂”的评价都是不公允的。

6、一代革命家孙中山身上也不乏专制主义和投机色彩,为争取权利,他甚至有让日本和美国接管中国的卖国想法。

7、以义和团为代表的狭隘民族主义、迷信愚昧、盲目排外是国家的大敌。

8、晚清的改革和辛亥革命给当下的启示是:不进行宪政改革,或者放慢改革步伐只能导致革命,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温和改革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

作者简介

张建伟,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著名编剧,著名作家。曾担纲《走向共和》

《杨贵妃秘史》《大秦帝国》《努尔哈赤》《战国》编剧。获得范长江新闻奖、鲁迅文学奖。

目录信息

修订版总序第一版前言第一章 戴着镣铐跳舞 1.光绪皇帝发了一句牢骚 2.慈禧太后发了三道谕旨 3.权欲在心要发芽 4.有压迫就有反抗第二章 首辅被罢 1.状元·宰相·帝师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鬼子六”抱疾论翁 4.死者与生者擦肩而过第三章 操刀授柄 1.毛遂自荐 2.秀才遇到兵 3.一支笔横扫千军? 4.一个皇帝和一个知识分子关于改革的对话 5.期待的与被期待的第四章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1.帝阍沈沈叫不得 2.万木森森一草堂 3.新学伪经案 4.康梁公车未上书 5.告别革命第五章 为渊驱鱼 1.改革的太阳亮了 2.抓了一个反改革典型 3.兔子要吃窝边草 4.王照的苦心 5.但闻新人笑,哪管旧人哭 6.《密诏》疑云第六章 秀才造反 1.毕永年日记 2.诡谋直记(上) 3.泪洒乾坤焉置我 4.诡谋直记(下) 5.谭嗣同狱中题壁诗考第七章 袁世凯的问题 1.在宫廷政治中,幸运常常是伪装 2.山雨欲来风满楼 3.伊藤博文高吟低唱 4.张之洞隔江劝学 5.谭嗣同夜探袁世凯 6.日本海上的SOS 7.在昏暗的宫殿里,有一个可怜的皇帝 8.王顾左右而言他 9.解决生死问题,留下道德问题第八章 政变 1.一个世纪的考证 2.告密 3.圆明园金窖 4.伊藤博文触电第九章 老太后的心事 1.三审光绪皇帝 2.只一张旧船票,怎能三次登上龙船第十章 永远的戊戌年 1.逃出虎口 2.与孙中山的决裂 3.康梁反目 4.两个康有为 5.诸天游戊戌变法大事记引用参考书目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袁世凯窃国,这点是无可争议的。但关于他出卖维新的千古骂名却多少有点冤枉了。 在政变前两天,光绪就下密诏让康有为尽快离开北京,换言之,早在袁世凯高密之前维新派的大佬就已经跑路了。就凭这点,你说戊戌变法的失败能归罪到袁世凯头上?他是袁大头不是冤大头。 ...  

评分

刊《潇湘晨报》2012年7月16日   上世纪末,《走向共和》遭遇被禁播的命运。也正因其被禁播,引发了大江南北的热议及广泛传播,一段孙中山的演讲视频更是持续被网友拿出来分享、点击与推荐。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已经走过了十二年,仍有网友不断翻出那些视频在各大社交网...  

评分

这里不说大的改革,而仅仅谈谈我能够有些想法的企业内部改革。 看过《温故戊戌年》后,就常常想,在一个企业中自然有它的慈禧、光绪、翁同龢、康有为、梁启超、荣禄、袁世凯、伊藤博文等等等等。当一个改革摆到个人面前,每个人都会在桌面上摆出理想、理论、宗法等等堂而皇之的...

评分

内容来自网上,雅虎中国博客的一个叫蒋清泉的主页: 中国许多人,对所谓“正统”的历史教材很感冒,所以也就产生了一种心理,只要见到与教材相左的论调,也不去辩别是非曲折,就鼓掌喝采。这种逆反心理被某些投机的文人所窥破,想想中国十几亿人,有几个有心思去对历史事实进...  

评分

内容来自网上,雅虎中国博客的一个叫蒋清泉的主页: 中国许多人,对所谓“正统”的历史教材很感冒,所以也就产生了一种心理,只要见到与教材相左的论调,也不去辩别是非曲折,就鼓掌喝采。这种逆反心理被某些投机的文人所窥破,想想中国十几亿人,有几个有心思去对历史事实进...  

用户评价

评分

在两星和三星里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两星吧。

评分

史观是可以,但以论带史,呵呵

评分

文学化的表现手法,带感情色彩,有时候长段的描写铺陈有点腻味。非常细致梳理了政变的前几天发生的事情,第一次知道政变前一天光绪见过伊藤博文,慈禧担心外国插手政权,失去手中权力。康有为只见过光绪一次。光绪真是没有胆量,没有手腕,只有偶然的意气。康有为这个人也是权力欲太盛,做事非常理想化,狂妄。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抢走了孙中山的很多信徒,还非常傲慢地对待孙中山,最后梁启超与康有为的分道扬镳,逐渐疏远,也是时移世易,不得不变。

评分

古今多少事,都赴笑谈中……

评分

百年大案,今日读来仍惊心动魄,唏嘘不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