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帮600年》是一部追溯中国商帮600年变迁的大著作。盐商、海上私商、外贸商人、买办、票号商人和近代金融实业家,抑或晋商、徽商、粤商、闽商和甬商,无论是以行业区分,还是以地域代表,每一个商帮都代表着一种财富。一个商帮的没落,另一个商帮的兴起,正是财富积聚效应从一个商帮转移到了另一个商帮。
然而,为什么一段历史时期内是这个地域的或者这个行业的商帮兴起,之后又为何会被另一个地域或者行业的商帮代替?这其中有商帮群体自身的行商精神促成,亦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影响,更有国家大政方针作祟……所有这些,其实都有迹可循。
过去尽管早已烟消云散,但仍然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不是真金白银,而是一种梳理过后的借鉴。从中国商帮发展来看,成功的商人不仅需要艰苦奋斗的拓展精神,更需要与时局共舞的智慧以及对自身社会责任的定位。发现祖先行商之智慧,追踪成功商人的足迹,才能把握财富轮动之秘密。
关于中国商帮的著作,比牛毛还多,大多是写某一商帮或若干商帮的兴衰史。《中国商帮600年》却不同,一是时间跨度大,600年纵深演绎。二是对区域商帮全解读,看各大主流商帮潮起潮落。三是专门写了行业商帮,这点尤为有趣。譬如,对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海上商人,该书也有详尽...
评分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的33%,居世界之首,甲午战争前,中国的GDP是日本的四倍,1910年,中国的GDP依然是全球第二。 然而,在一系列的抗争中,中国却一败再败,我们的父辈终于没能超越“大而不强”的命运。 西风压倒东风,这是一个深深困扰学界的话题,“李约瑟之问”至今也...
评分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的33%,居世界之首,甲午战争前,中国的GDP是日本的四倍,1910年,中国的GDP依然是全球第二。 然而,在一系列的抗争中,中国却一败再败,我们的父辈终于没能超越“大而不强”的命运。 西风压倒东风,这是一个深深困扰学界的话题,“李约瑟之问”至今也...
评分推荐/吴晓波 1932年就到了北平的费正清,一生以中国为研究对象,这位被称为“头号中国通”的美国人有生之年写了许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他充满困惑地写道:“一个西方人对于全部中国历史所要问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
评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虽然中国古代的基调是重农抑商,但商业活动不仅从来没有中断过,而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商帮文化。近几年,商帮文化更是热络起来,一方面,人们把古代商帮的典型人物,如顾宪成、胡雪岩、盛宣怀等,奉为经商楷模,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各地大多存...
600年经济史,不出意外的就是一部政府权力破坏分工交换、消灭企业家精神的历史。
评分写的较为浅显
评分原来福建帮和小刀会大有渊源. 福建帮忍辱负重, 沉寂百年后又在全球崛起. 八闽子弟, 加油!
评分没有读完。虽然是吴晓波推荐,但是和晓波同志写的商业史有很大差距。商业史不能是商业事实的堆砌,应该用心写出商业发展的脉络和逻辑。是不是当年明月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心灵的历史?有点绝对,但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评分挺不错的,写这种书还是要结合西方典籍才可以的,不过自明以来的经济事例条条俱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