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为现代科幻“三巨头”。其代表作包括《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获雨果奖、星云奖)及《天堂的喷泉》(获雨果奖、星云奖)等科幻史上的杰作。
与另两位“巨头”相比,克拉克的作品绝大多数属于“硬科幻”,视野宏大,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饱含人文关怀,充满对人类文明终极意义的探索。
克拉克早在1945年即提出利用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由于他的这一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外星人不请自来,这是人类期待已久却又不敢相信的事件。22世纪的某一天,这样的事件终于发生了——
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自外太空悄然而至。它的到来解答了困扰人类多年的那个问题:茫茫宇宙之中,我们并非孑然独处;除我们之外,这里还有其他智慧种族,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
人类将它命名为拉玛,派遣了自己的飞船与它会合。但种种迹象表明,拉玛似乎已是一艘死船,仅在自动程序引导下继续着目的不明的飞行。它的船员们无影无踪,只留下无比宏伟的遗迹,让人感慨、惊叹。
然而,正当人们陷入迷惑之时,拉玛复活了。它改变轨道,直奔地球……
22世纪的某一天,一个50公里长的未知天体进入太阳系,人类观察之后确认,这是一艘外星人的宇宙飞船。以印度神话的“罗摩衍那”之名,人类将这艘庞大而神秘的外星飞船取名为“罗摩”。人类派出探险队上去探索,发现飞船空无一人。最终,外星飞船径自离去,人类到头来也没有理解...
评分罗摩(Rama)是一度被误认为闯入太阳系的小行星,编号31/439,意为2131年被发现的第439颗小行星。它实际上是地外文明的航天器,还在木星轨道之外时就被人类感知。时间如此之早,要归功于人类的团结与进步。 既然说到人类团结、共求进步,这条科幻现实的新闻还是要提一下:2018...
评分 评分我对拉玛系列的期待可能自此会高过太空漫游系列。后者对科幻史的意义更为伟大,从人类演化到宇宙命运的终极问答都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但我一定会更欣赏拉玛。拟人猿、柱面海、水星人……拉玛最终嘲讽式的放置PLAY不仅愚弄了读者,人类的雄心与骄傲也随同一起湮灭。书页间仿佛都能看见阿瑟狡黠的笑脸
评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奇观博览。尿性十足的是,其中对两百年后异景的遥望,至今还无法准确还原。或许真到了两百年后依然震撼。圆柱体拉玛以矩形角度制造日全食的那一刻,差点以为黑色方碑走错片场。不言语、只猜测,克拉克最好的几本都是走的这个路子。续集会越说越明白吗?
评分我对拉玛系列的期待可能自此会高过太空漫游系列。后者对科幻史的意义更为伟大,从人类演化到宇宙命运的终极问答都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但我一定会更欣赏拉玛。拟人猿、柱面海、水星人……拉玛最终嘲讽式的放置PLAY不仅愚弄了读者,人类的雄心与骄傲也随同一起湮灭。书页间仿佛都能看见阿瑟狡黠的笑脸
评分后来牛顿船长不分日夜又造了许多关于青年时代的绮焕梦境。某时醒来,感到后脑异常疼痛,好像有什么东西硌在枕头下了。船长将它摸了出来。是一小块圆柱状、坚冰般冷酷的金属。一个沉寂的微型拉玛。 黑暗宛如一只蝉,静静鼓动。今天是礼拜一,“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
评分有些小说只需要开头的寥寥数句, 就能让你明白, 它就是你一直以来 都在苦苦寻觅的那种故事。 这本与我而言即是如此。 我也是从十年前第一次读完后, 便清楚地知道, 自己最钟爱的科幻小说应该是什么样子: 波澜宏大的奇观与精雕入微的细节并具, 无与伦比的想象与严丝合缝的逻辑共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