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章程

灰章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宗承灝
出品人:
頁數:279
译者:
出版時間:2011-7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7145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官場
  • 政治
  • 透徹
  • 深刻
  • 政治學
  • 社會學
  • 社會修煉
  • 人心與人性
  • 奇幻
  • 冒險
  • 魔法
  • 黑暗奇幻
  • 史詩
  • 成長
  • 權力鬥爭
  • 陰謀
  • 復仇
  • 命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把規則不當規則,必定失敗!

把規則太當規則,你也許上當受騙!

你必須在生活中去揣摩學習,在曆史和現實的灰色地帶裏去探索發現

宗承灝的這本《灰章程(隻能做不能說的官場秘密)》從規則入手,對

官場規則和民間規則都做瞭全方位的解析,在告訴你規則的精妙之處的同

時,也告訴你潛規則的玄機和真相。更重要的是,本書還告訴你,在規則

和潛規則的接閤部,還存在一個廣大的灰色地帶,在那裏,升與降的空間

都會被無限放大。

《灰章程(隻能做不能說的官場秘密)》深度解析瞭人性的欲望,以及

如何在現有秩序中滿足這些欲望。分彆從領導、官場和民間三個層次講透

灰色地帶的結構、運作模式和操作技巧,並將官場博弈植入大曆史的洪流

中進行現場研究,得齣的驚人結論是,在官場和商場真正發揮作用的大智

慧,是有些事永遠都隻能做,不能說。

著者簡介

宗承灝,安徽淮南人,青年作傢。近年來,專注於分析和解構中國曆史上各大利益集團的生存競爭與博弈規律,文字如刀,抽繭剝絲,往往一針見血切中問題之要害,使得人讀之如醍醐灌頂,在快感與痛感之間給人警醒,並因此而産生廣泛影響。擅長於人物性格的刻畫及其精神世界的重建,以心證史,仿佛親曆;文字輕鬆,說史透徹。力圖從曆史深處找齣被人有意無意埋沒的玄機和真相。《百傢講壇》《人民論壇》《文史天地》等刊物專欄作者。已齣版《大唐帝國》《唐非唐》《竊唐》等作品。

圖書目錄

自序:用人性的灰色基因診斷曆史
上篇:官傢基因
1.非常態下的常態
有權人的親戚有特權………4
攀上老鄉好做官………13
小人物有靠山也發達………21
2.京官的灰色路綫
“京”字招牌升得快………27
小京官也能發大財………33
“灰色收入”必須有………42
3.小吏掌大權
找對關係就能救自己………49
摸清門路纔坐得穩………56
撈點實惠比什麼都強………62
4.走不齣的灰色地帶
有準備纔能打破遊戲規則………70
整人要師齣有名………78
威脅必須扼殺在搖籃中………87
5.正式規則的“害處”
理性選擇接班人………92
自己人最危險………98
夠狠纔能得天下………104
6.一般人當不瞭清官
有多少錢犯多大事兒………111
有錢纔能當清官………118
不怕死纔能當極品清官………126
7.小人是個好工具
領導的需要比規則更重要………137
雞毛就能當令箭………144
永遠隻對上級負責………150
領導信任就是一切………154
8.主子的替罪羊
為主子辦事就得不擇手段………162
權力越大危險越大………171
沒瞭後颱隻有死路一條………176
下篇:民間法則
9.江湖裏的“潛規則”
勢力大瞭是個威脅………183
抓住亂世好發展………190
官匪默契可以雙贏………196
10.一句話的威力
說瞭真話害瞭自己………204
話語權等於生殺權………209
11.中國式官商
以高尚的名義謀私利………218
跪著掙大錢………222
想發財就要聽話………226
12.灰色的底綫
太絕瞭誰都活不瞭………233
貪心過頭隻會樹敵過多………239
13.最底層的灰色地帶
混來的好處不長久………247
小看人要吃大虧………252
14.無處不在的灰色
成功背後往往暗含危機………259
找錯閤夥人受傷的是自己………268
後記 ……………………………………… 278
書摘及插圖
京官是相對於地方官而言的官僚群體,也就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乾活的官員。在明清時期,他們以不同的官階分隸中央政府的各個衙門。
當時有個說法:“以天下官人之額數而計之,京省大小之職不啻二萬有奇。” 也就是說,京官至少占去當時官員總額的一半以上。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官僚群體中,其中一二品的大員畢竟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是那些中下級官員和七品以下的小角色。
“京”字招牌升得快
作為官員來說,個人的仕途命運,拋去個人因素之外,很多時候被規範在製度設定的大框框裏。這個框框就是所謂的古代官僚製度,製度裏的那些法律條文對官員有著很強的約束力。但是,在製度運行的層麵之下,還存在著一些不被製度約束的行為方式,並且約定俗成地成為官場中的灰色地帶。很多時候,這些灰色地帶在有意無意之間會影響著甚至決定著京官們的升遷。
按照常理,吏部提拔官員最看重的應該是這個官員的能力。但對於京官來說,並非如此,資曆纔是他們混跡官場的不二法門。
從一個官員的資曆,吏部就可以掌握他的為官經驗以及取得功名的先後。我們都知道,資曆是最不靠譜的東西。比如說,在計劃經濟時代,一些機關乾部的資曆很多時候是靠一杯茶、一張報紙泡齣來的,與能力大小是不成正比的,有的人當瞭一輩子官還是碌碌無為,混日子而已。可是在清朝,“資曆”是衡量京官最重要的一項硬性指標。尤其在一些地位顯貴,政務又不怎麼繁忙的清要衙門將此看得更為重要,比如說翰林院、都察院、內閣、軍機處、吏部、禮部等等。
在光緒年間曾做過內閣中書的硃彭壽說:“京署各官,最重資格,對於同僚之先進者,不論年齒,皆稱為前輩。初謁時,必具紅白柬三分,登堂拜見,執禮惟謹。至其他各署,則但以同輩相稱矣。”
這種論資排輩的做法,在客觀上營造瞭官員晉升的公平環境。當然這種公平隻是相對的,論資排輩雖然不能保證良幣淘汰劣幣,但至少可以讓京官們安於本分,心無旁騖地乾工作。
乾隆年間有的京官根本不願意空降到地方上任職,他們寜願碌碌無為地老死在京官的任上。紀曉嵐就曾經書挽聯嘲諷道:“道不遠人人遠道,卿須憐我我憐卿。”
當然在這些重資曆的衙門中,官員的升遷速度也要比其他衙門來得快。
京官裏權重位顯的官員畢竟隻是少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常年待在職微官輕的崗位上,即便如此,也無人敢小視他們。就拿“內閣中書”這個職位來說,官階雖然隻有區區的七品,卻是一個很實惠的官職。因為經過一定的年限,“內閣中書”就可以擁有在官場進退自如的資格。既可以外補同知或直隸州知州這樣正五品的地方實職,又可以被保送充任軍機處章京,為接下來平步青雲打下紮實的基礎。有詩雲:“莫笑區區職分卑,小京官裏最便宜。也隨翰苑稱前輩,好認中堂作老師。四庫書成邀議敘,六年俸滿放同知。有時溜到軍機處,一串朝珠項下垂。”
像內閣中書這樣職卑位尊的京官打著一個“京”字招牌,就可以有機會直接接觸到“內閣大學士”這樣的實權人物,禮拜為老師,再以師生關係得到推薦拔擢,獲得更多的升遷機遇。
“六年俸滿放同知”,就可以由七品直接晉升為五品,羨煞瞭多少地方官員。要知道當時全國的州縣數以韆計,那些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官員,以知縣為最多,但知縣的品級很低,隻是一個七品卑秩。知縣的頂頭上司知府是四品,上下級之間相差有三四級之多,這三四級中的官都是些府丞、通判、同知等副職,知縣根本瞧不上眼。如果一個知縣想要直升為像知府這樣的正印官,又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往往做瞭幾十年的知縣也難望“四品黃堂”。
在京城當官,因為大傢都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博生存,不論官級大小,除瞭皇帝之外,高官不敢嚮卑官作威作福,妄自尊大。就拿當時的中央六部來說,任尚書、侍郎堂官的,其下屬司員郎中、員外郎、主事見到他們時,隻是抱拳一揖為禮,而一、二品大員的堂官則必須以起立緻意的方式來還禮,官銜再大也不能坐在那裏充大爺。
曾國荃攻剋金陵後封瞭伯爵,有一段時間內調為兵部尚書。因為他是從軍隊起傢的,當時軍隊裏的領軍者很會擺譜,與做京官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有一位司員手持文書來匯報公事,施過一揖之禮後,曾國荃坐在那裏紋絲不動,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那位司員也有文人的傲骨,將手中文書往曾國荃麵前一扔,用言語教育瞭自己的上司一頓。官當得再大,也要懂得禮數。
作為行伍齣身的曾國荃哪裏受得瞭這個氣,自知乾不瞭這一行,不到一個月便要求外調到地方任職,仍去地方做他的巡撫總督。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官僚隊伍並不是凝固的,而是像流水一樣始終處於流動狀態。這種流動並不僅僅限於京官各衙門之間,也存在於京官與外官之間。乾隆年間,官員內升外轉已經形成瞭一套完整的規則:凡禦史、郎中、員外郎以道府用,主事、評事、博士等小京官以直隸州知州、同知、通判等缺用,而贊禮郎、讀祝官中監生齣身者須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曆俸三年)、辦事明白纔能達到保送資格。此外,部曹、即郎官可以外齣督學,內閣學士、侍郎可以用為巡撫,尚書用為總督等等。
但是,對於京官與外官的選用標準,在製度與操作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剛開始,朝廷在京官的使用上,主要還是局限於京城各衙門內部之間互相調劑,理由是京官不熟悉地方民情,隻能在京城各衙門裏混飯吃。
到後來,情況發生瞭根本性的轉變。康熙帝的觀點是:“大臣為小臣之錶率,京官乃外吏之觀型。”這句話錶明瞭皇帝對於京官的態度,那就是京官應該做官員的錶率,做地方官員的榜樣。
隨著執政者態度的轉變,國傢製度也做齣瞭相應的調整。地方的七品知縣可以調遷為京官裏的七品主事,將地方纔品兼優的官員調任京城任職。
另外在官員的選用上,京官與外官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京職各衙門事務,是處於一種集體辦公的環境中,京官雖然在能力上有著高下之分,但有一項是必須具備的,那就是“習之法度”,也就是他們必須是熟悉國傢行政條例的辦公型人纔。而外官則不同。“道府州縣等官,刑名錢榖責成一身,兼以沿河沿海苗疆煙瘴等缺”。地方官府衙門麵對的是老百姓,這就要求他們熟知民情,具有解決刑名錢糧能力的綜閤型管理人纔。
相比之下,那些能夠獨當一麵、獨立解決問題的地方官要比京官更為難得。所以,在對內外官員選用的具體操作上,無論是主管銓選的吏部,還是把握用人大權的皇帝,往往都沒有拘泥於製度上的條條框框。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严格来说,不存在所谓灰章程,章程就是章程,不管你遵不遵守,它 就在那里。假如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章程也就过去了,假如您硬要说这章程的不是,那么它也就成了灰章程了。 有意思的是,灰章程之下,活着的那些人。

評分

严格来说,不存在所谓灰章程,章程就是章程,不管你遵不遵守,它 就在那里。假如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章程也就过去了,假如您硬要说这章程的不是,那么它也就成了灰章程了。 有意思的是,灰章程之下,活着的那些人。

評分

《灰章程》这本书当初在当当看介绍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本书无非就是《潜规则》、《隐权力》之类的跟风。不过我找到试读看过之后发现可能并非如此。 的确,这本书借鉴了上述两本书的一些观点,但是作者也别出新裁的提出了“灰章程”的概念。灰章程比潜规则所包含的内容...  

評分

严格来说,不存在所谓灰章程,章程就是章程,不管你遵不遵守,它 就在那里。假如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章程也就过去了,假如您硬要说这章程的不是,那么它也就成了灰章程了。 有意思的是,灰章程之下,活着的那些人。

評分

严格来说,不存在所谓灰章程,章程就是章程,不管你遵不遵守,它 就在那里。假如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章程也就过去了,假如您硬要说这章程的不是,那么它也就成了灰章程了。 有意思的是,灰章程之下,活着的那些人。

用戶評價

评分

就是裝啞巴唄

评分

筆記 日記 官場現形記

评分

就是裝啞巴唄

评分

筆記 日記 官場現形記

评分

筆記 日記 官場現形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