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楊沫

我的母親楊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同心齣版社
作者:老鬼
出品人:
頁數:433
译者:
出版時間:2011-6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77010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老鬼
  • 傳記
  • 楊沫
  • 人物傳記
  • 中國
  • 紀實
  • 中國文學
  • 文革
  • 楊沫
  • 母親
  • 迴憶錄
  • 親情
  • 傳記
  • 文學
  • 傢庭
  • 紅色經典
  • 人物傳記
  • 20世紀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修改老版本中全部錯漏,新增內容近三分之一,是作者唯一認可的正版圖書。

20世紀80年代母親在接受廣東電視颱記者采訪時,曾錶示晚年想寫一部盧梭式的迴憶錄。她說:我很佩服盧梭,很佩盧梭敢講真話的勇氣。所以也打算把自己的一生,盡可能大膽地寫齣來,以一個真實的麵貌齣現在讀者麵前,而不願意像有些人那樣總把自己裝扮成完美無缺的人。實際上,一個人總是有很多的缺點,有很多內心不一定很健康的麵。

著者簡介

馬波,筆名老鬼(插隊時外號),1947年生於河北,1966年高中畢業。1968年赴內濛古锡林格勒盟插隊落戶,1976年離開草原到山西大同礦機廠當工人。1977年底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新聞專業。1982年大學畢業,曾先後在文藝齣版社、《法製日報》社工作。現為自由寫作者。其代錶作《血色黃昏》影響甚大。

老鬼作品係列——

《血色黃昏》(1987年)

《血與鐵》(1998年)

《母親楊沫》(2005年)

《烈火中的青春:69位兵團烈士尋訪紀實》(2009年)

圖書目錄

說說楊沫(代序)
前記
1.缺少溫暖的傢
2.抗婚與失業
3.進步青年的熏陶
4.入黨
5.戰火中的錘煉
6.疾病的摺磨
7.動筆寫《青春之歌》
8.遲遲齣版不瞭
9.書的反響
10.遭到批判
11.電影《青春之歌》
12.老區的鄉親情
13.“文革”的開始
14.被迫揭發妹妹白楊
15.一批大字報摘編
16.成為“假黨員”
17.恢復組織生活
18.小胖姐遇害
19.父母矛盾尖銳
20.與秘書
21.替妹妹白楊說情
22.當瞭人大常委後的風波
23.幫一個科研人員打官司
24.創作上的教訓
25.兒女情很淡
26.對外人好
27.晚年的變化
28.不張狂
29.為明清大姐辯清白
30.為雄縣農民王漢鞦鳴冤
31.為鬍開明大呼喊
32.安然迎接最後時刻
33.捐獻版權和錢
34.母親與我
35.晚年終於母子一場
附錄1:兒子老鬼附錄
2:楊沫大事年錶
後記
《我的母親楊沫》——《母親楊沫》增修版說明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老鬼不厚道。初中那会儿在《中学生阅读》上看过一段节选,描述的他自己和几个“革命青年”去自己家扫荡,连杨沫的雪花膏也被当作“小资产阶级作风”的体现摔了个粉碎。当时只觉老鬼那时年幼无知,被时代利用,外加青春期典型叛逆症状而已。到了大二时在图书馆看见这本书,读完...  

評分

我对于杨沫的了解,仅限于在中学课本上有一篇她的《林道静在狱中》。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杨沫,也只有一句她是革命作家,这大约是教参上写的。——我们没有精力去真正了解认识一个人,于是只好给予几个笼统的形容词,便于我们似是而非的传下去。 古代的皇族死了,便由九卿议出若...  

評分

一位儿子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他的母亲。大约母亲根本不会想到,身后十年,儿子居然还会以这种方式来帮助她实现当日“卢梭式自白”的心愿。只是,这真的是她自已当日所愿吗? 42年之后才尝到母爱,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太深的怨念,虽然最后尽量用了最诚挚的语言描写“冰释前嫌”,仍...  

評分

这本书第一次是在报纸上刊连载的时候发现的,觉得报纸连载的不够全面,于是就借了这本书来看。通篇读来,才发现这本书根本就是一个儿子的回忆录,没有粉饰,没有掩盖,赤裸裸的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杨沫。真实的有时让我觉得无法读下去! 关于杨沫,我所知道只是她的...  

評分

《儿子老鬼》读后感 老鬼,名马波,是著名作家杨沫的儿子,杨沫是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这篇文章是杨沫写的。 之前,已经看过老鬼的《血色黄昏》、《母亲杨沫》两本书,近日又在罗宋汤的博客上看到《儿子老鬼》这篇文章。和博友罗宋汤的感觉一样“这几天在网...  

用戶評價

评分

喜歡讀

评分

一傢子奇葩包括作者本人。不過看在信息量的份兒上還是給瞭四星。風雲激蕩的偉大時代即使是人性中惡的一麵也能讓人看到除瞭“惡”之外的很多東西,甚至看到光,比如楊沫作為一個各方麵都極其不幸的人的掙紮和後來一定程度的成功,比如王漢鞦、路揚。另看的時候也翻瞭翻楊沫長女寫的那本,不得不說女性大概真是天生就不缺乏溫和包容的因子。另外,不管怎麼還原怎麼解構,作者寫青春之歌的經曆和創作《東方欲曉》失敗的經曆還是很有用的寫作經驗。人認識自己真是睏難。。。最後,替嗡嗡嗡招魂翻案的小將們都。去。shi。吧~

评分

好久沒有讀過如此乾淨好不做作的文字瞭。

评分

哪怕之前已經有所預期,還是被老鬼的不留情麵震驚到瞭。 人的復雜性錶現得不錯,不過文學性不是很強。 "我曾說過,下輩子如果當兒子,還當她的兒子。盡管當她的兒子很苦,得到愛撫不多,生瞭病不會精心照料,長身體階段迴傢吃不飽,當瞭反革命還要跟你劃清界限,有個風吹草動就嚮單位寫信錶態支持處分你,結婚時不會給很多錢……但還是願意給她當兒子。因為我是從她肚子裏齣來的,沒有她就沒有我,我聞慣瞭她身上的氣味。骨血相聯,從腳氣、不能喝酒、近視帶散光,到好衝動、神經敏感、為寫書啥都不顧等等,全來自她的遺傳。   物稀為貴,她那稀微的母愛正因為少,纔更難忘,更不平凡,更有嚼頭,迴味無窮。"

评分

盡管文筆一般,但本書所述的故事給人留下思索。兒子用冷靜的筆觸展現瞭一個虛榮、冷漠、自私的母親的形象。母親的經曆即是個案、也揭示瞭那個時代的某種普遍。能夠在那些血雨腥風中的保存自己的人,多多少少都作瞭惡,很難獨善其身。仔細研究母親這代的人生軌跡,似乎能給中國這幾十年的變化找到某種答案。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血腥曆。而這些曆史,也是一個個人鑄就的。但到底是惡的製度激發瞭人性的惡,還是人性的惡造成瞭惡的製度?還是劣質的文化造就瞭劣質的人性和製度?其中的因由,值得人思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