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老版本中全部错漏,新增内容近三分之一,是作者唯一认可的正版图书。
20世纪80年代母亲在接受广东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晚年想写一部卢梭式的回忆录。她说:我很佩服卢梭,很佩卢梭敢讲真话的勇气。所以也打算把自己的一生,尽可能大胆地写出来,以一个真实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愿意像有些人那样总把自己装扮成完美无缺的人。实际上,一个人总是有很多的缺点,有很多内心不一定很健康的面。
马波,笔名老鬼(插队时外号),1947年生于河北,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赴内蒙古锡林格勒盟插队落户,1976年离开草原到山西大同矿机厂当工人。1977年底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曾先后在文艺出版社、《法制日报》社工作。现为自由写作者。其代表作《血色黄昏》影响甚大。
老鬼作品系列——
《血色黄昏》(1987年)
《血与铁》(1998年)
《母亲杨沫》(2005年)
《烈火中的青春:69位兵团烈士寻访纪实》(2009年)
看这本书之后,有极强烈的感觉:传记啊,还是得悠着点写。杨沫虽然自己说要像卢梭一样剖析自己,但她实际上远不如此,而她的儿子,则给了她这么一次严苛的剖析。 目前看过的所有传记里,还从没有像老鬼写的这么赤裸裸的,且这个人物还是他老妈。不管书的后部分怎样弥补,前面的...
评分看这本书之后,有极强烈的感觉:传记啊,还是得悠着点写。杨沫虽然自己说要像卢梭一样剖析自己,但她实际上远不如此,而她的儿子,则给了她这么一次严苛的剖析。 目前看过的所有传记里,还从没有像老鬼写的这么赤裸裸的,且这个人物还是他老妈。不管书的后部分怎样弥补,前面的...
评分洪流滚滚之下,人,这个地球上渺小的玩意儿,显得格外的渺小。面对洪流激荡,没有几个人能屹立不倒。恐惧,无边的恐惧,会使渺小的人变成奇怪的东西,变成缺乏人性的东西。这,无疑是一种异化。 老鬼的这本传记,再一次告诉我们,人会异化到何种地步。 毫无疑问,杨沫不算一个...
评分我对于杨沫的了解,仅限于在中学课本上有一篇她的《林道静在狱中》。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杨沫,也只有一句她是革命作家,这大约是教参上写的。——我们没有精力去真正了解认识一个人,于是只好给予几个笼统的形容词,便于我们似是而非的传下去。 古代的皇族死了,便由九卿议出若...
评分看这本书之后,有极强烈的感觉:传记啊,还是得悠着点写。杨沫虽然自己说要像卢梭一样剖析自己,但她实际上远不如此,而她的儿子,则给了她这么一次严苛的剖析。 目前看过的所有传记里,还从没有像老鬼写的这么赤裸裸的,且这个人物还是他老妈。不管书的后部分怎样弥补,前面的...
老鬼对他母亲恨了一辈子,最终还是在死亡的感召下燃起了爱。对于一个时代的刻画,杨沫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同时,看杨沫写老鬼和老鬼写杨沫,反复比较琢磨,也可以看出文学写作中极有趣的主观和盲目
评分不明白怎么岁月是这样的
评分和李南央我有一个这样的母亲一样,都有时代的烙印。
评分为尊者讳,在作为儿子的老鬼身上是看不到的。他笔下的母亲并不美好,并且缺乏母性,家庭缺乏温暖,亲情不断遭到撕裂。老鬼不是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但他以母亲传记为个例,试图让我们思考革命与人性的纠缠。这么无情地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母亲,既震撼,也让我们佩服老鬼真面历史的勇气。这本书告诉我们,文革的悲剧,不仅仅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传统积淀下的中国人性的悲剧。
评分一家子奇葩包括作者本人。不过看在信息量的份儿上还是给了四星。风云激荡的伟大时代即使是人性中恶的一面也能让人看到除了“恶”之外的很多东西,甚至看到光,比如杨沫作为一个各方面都极其不幸的人的挣扎和后来一定程度的成功,比如王汉秋、路扬。另看的时候也翻了翻杨沫长女写的那本,不得不说女性大概真是天生就不缺乏温和包容的因子。另外,不管怎么还原怎么解构,作者写青春之歌的经历和创作《东方欲晓》失败的经历还是很有用的写作经验。人认识自己真是困难。。。最后,替嗡嗡嗡招魂翻案的小将们都。去。shi。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