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你现在不做
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只要你想做成一件事
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这是豆瓣有史以来评分最高的中国公路纪录片,这是旅游卫视《行者》栏目创下最高收视率的纪录片;这是让千万“搭车”粉丝翘首以待,让无数背包客热血沸腾的行走故事。
一个美籍中国小伙(谷岳),一个纪录片导演(刘畅),在2009夏天一路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从中国北京到德国柏林,用招手搭车的方式前进,共搭车88次(包括维族大爷的三轮车1次,伊拉克老农的拖拉机1次,吉普赛人的马车1次),途经13个亚洲与欧洲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耗时3个半月,行进16000多公里,最终抵达了德国柏林,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艰辛浪漫的旅程。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就是谷岳的女友伊卡。
★搭车之最慢:从吐鲁番到库车的一辆大货车,620公里花了18个小时。
★搭车之最快:从布达佩斯到布拉格,530公里耗时3小时。那是一德国老板的豪华款辉腾,时速200公里。
★搭车等待时间最长:两天。在罗马尼亚离匈牙利边境只有19公里的地方,等了两天。
刘畅 独立纪录片制片人 导演
微博地址:刘畅的漫游http://weibo.com/chainliu
视频地址:http://www.tudou.com/home/chains75
标准70后,不标准北京人。曾有过三年留美生活,后义无反顾回到热爱的祖国接受生活的再教育。磨尽棱角、历经苦难,在夹缝中挣扎舞蹈,为电影,为在母体的文化中做一些说得过去的事。
早年学画,后转入摄影,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与DISCOVERY探索频道合作后转职成为导演。十余年来出品过小剧场话剧、策划举办过艺术展、追踪拍摄过纪录片长片及电影短片。热爱旅行,将其作为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足迹遍及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源、乔戈里以及搭车去柏林,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边走边拍坚持将自己的旅行制作成真实的纪录片。
曾经,当我陆续去了儿时最好奇的城市后,我迷茫了,因为我真正爱上了旅行,但是我却不知道如何旅行才能让自己再次体验到最初旅行时的乐趣。偶然的,在电视上看到《搭车去柏林》,这部纪录片给了我启发。乐趣,是“在路上”这种感觉本身。 搭车,是最富有乐趣的旅行方式...
评分不推荐看此书。 这是一次不成功的不人性的里程。 也许我这样说一本畅销书会有 很多人反驳。是的,别人有时间去实现梦想,你却无所事事在家呆着品头论足。我却不这样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要去或者有能力有时间去做大家都认为美好的事情。 我先不说我自己为什么...
评分终于出书了,喜欢这段旅程的人们就可以把它放到枕边,随手翻到一段又一段的精彩。 看过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的人生开始变得不那么理性了。在此还要感谢刘畅,让我认识了这么多热爱旅行的人。我们都成了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这世界的精彩。我很珍惜在我生命中出现的这些人。 ...
评分 评分我曾在豆瓣上看到一篇题为《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辈子要有一次壮游》的文章,它的第一段是这么写的:“有一种旅行,方法很贫穷,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种旅行,西方从16世纪末传承至今;中国却已失落数百年。那就是Grand Tour──壮游。培养独自‘闯’的能力,才能开创个人与国...
文笔是最家常的,感触也是。但正因为此,这样的壮举,好像谁也能做到。合上书,心又野了。
评分对于没有美国护照庇身、也没有闲钱闲时间的屌丝们来说,《搭车去柏林》仅仅是个神话传说,说白了这就是场show,粗糙的商业运作,打着公路纪录片的名号,走不过去就打个飞机绕过去,我想古往今来丝绸之路上那么多的旅者也没有如此洒脱,就像玩网游,别人开了挂,而我们还在苦逼地打怪升级。
评分年轻人要多开眼界
评分事特别吸引人,但没讲好,特别是,刘畅作为一个从业十年的导演,文笔之浅薄令我相当惊讶。还好,这厮不扭捏作态。想起自己54天地东南亚之行,从最开始格格不入,到最后的依依不舍。在路上,永远令人热血沸腾。下次旅行,我得试试搭车。
评分有些事,你现在不做 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只要你想做成一件事 全世界都会来帮你,为了那一丁点的梦想,就给他五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