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爭

人心之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Melvyn P.Leffler
出品人:
頁數:481
译者:廖蔚瑩
出版時間:2012-2-1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775677
叢書系列:弗吉尼亞大學美國研究譯叢
圖書標籤:
  • 曆史
  • 國際關係
  • 冷戰史
  • 冷戰
  • 美國
  • 梅爾文萊弗勒
  • 政治學
  • 美國外交政策
  • 人性
  • 心理
  • 爭鬥
  • 社會
  • 洞察
  • 成長
  • 抉擇
  • 矛盾
  • 權力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此書以生動的語言和睿智的視角解讀冷戰的始末。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研究的西方權威之一,梅爾文•萊弗勒探索瞭大量新資料,從美蘇對抗史中截取瞭五個關鍵時刻,予以立意新穎又頗具啓發的分析。他對冷戰中曆任領導人的刻畫令人信服又言簡意賅。正如萊弗勒所描述的,那些領導人所經曆的內心掙紮、艱難抉擇和最終成功顯示瞭在這個動蕩不定的世界中,領導層在維護和平上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諾曼•M•奈馬剋,斯坦福大學

本書展現瞭20世紀後半個世紀美國和蘇聯領導人之間的被迫式的壓力,說明瞭為什麼在斯大林死後,艾森豪威爾和Malenkov仍不能購銷舊帳,赫魯曉夫、肯尼迪和約翰遜如何反對聯閤國的壓力和國內政敵,以及1980年代什麼樣的政治背景允許領導者更多的注重共同利益而非區彆。

著者簡介

弗吉尼亞大學曆史係Edward Stettinius教授,著有《共産主義的幽靈:美國與冷戰的起源,1917—1953》以及榮獲班剋羅夫特奬的《實力優勢:國傢安全、杜魯門政府和冷戰》。

圖書目錄

緻謝
序言
第一章 冷戰的發端,1945—1948:斯大林與杜魯門
革命者斯大林
二戰中的斯大林
杜魯門
斯大林與杜魯門
國際性政治混亂
國內政治
同盟國與附庸國
意識形態、個性特點與國際體係
第二章 和平的機會,1953—1954:馬林科夫與艾森豪威爾
斯大林之死
艾森豪威爾的反應
剋裏姆林宮中的動亂
和平的機會?
軍備控製,德國和印度支那
恐懼與權力
第三章 躲過大決戰,1962—1965:赫魯曉夫,肯尼迪與約翰遜
韆鈞一發
赫魯曉夫的退讓
肯尼迪等待時機
給和平一個機會
嶄新的開始與唐突的收場
約翰遜的痛苦與選擇
從大決戰迴到冷戰
第四章 緩和政策的遠去,1975—1980:勃列日涅夫和卡特
勃列日涅夫與緩和政策
華盛頓的新麵孔,莫斯科的老麵孔
附庸國、霸權國和同盟國
中國牌
伊朗和阿富汗
維也納峰會
尼加拉瓜和阿富汗
緩和期的結束
第五章 冷戰的終結,1985—1990:戈爾巴喬夫,裏根和布什
美利堅的清晨
莫斯科的黃昏
軍備裁減
撤軍
新思維,舊思維
柏林牆的倒塌
東西德的閤並
戈爾巴喬夫、裏根和布什
結語
參考書目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美國人利用過對抗,蘇聯更多的是集成沙俄衣鉢

评分

文筆流暢。這場長達八十餘年的“人心之爭”在鐵幕落下的時候就注定瞭結局:斯大林占領東歐的目的是保衛蘇聯,而美國是要保護“生活方式”,理念高下立見。

评分

用以寫作參考,閱讀前兩章。重點是冷戰作為國傢形象建構的屬性,而在這一平颱上為確立形象的行為亦改變瞭冷戰進程。資料翔實。

评分

美國人利用過對抗,蘇聯更多的是集成沙俄衣鉢

评分

“意識形態決定人們的觀念——這是冷戰帶給我們最大的啓示之一——不斷被強調的恐懼與機遇,是對美蘇利益關係理性判斷的歪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