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關係與言說

上帝、關係與言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曾慶豹
出品人:
頁數:596
译者:
出版時間:2011-7
價格:4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6178565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曾慶豹
  • 基督教
  • 宗教
  • 哲學
  • 西方哲學
  • 智識者存
  • 已購
  • 哲學
  • 宗教
  • 語言
  • 關係
  • 言說
  • 存在
  • 信仰
  • 對話
  • 意義
  • 交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本《上帝關係與言說——批判神學與神學的批判》由曾慶豹所著,本書最為關鍵的篇章是第一章“太初有言”。我們認為,神學並不是抽象地理解上述的“關係範疇”,神學所指的“關係”,必須置於語言或符號互動當中來理解。過往的經典思想傢、神學傢(施萊爾馬赫、拉納、蒂利希)都把這種源於與人交談的上帝所開展的關係理解成一種內在於人的意識活動或心理的狀態,結果,他們都把神學變成一種“人類學”。本書批判瞭這類“神學人類學”的觀點,並指齣:隻有以語言作為一種符號互動的關係,纔能真正擺脫神學人類學化的陷阱,剋服種種私人化信仰或主體主義的危機。通過符號互動,我們發現可以從兩方麵來分析並證成神學所談論的“關係”,一是係於本體論的“傾聽的神學”,另一是係於行動論的“溝通的神學”,兩者又恰好構成瞭本書所指稱的“批判的神學”的內容。

著者簡介

曾慶豹(Chin Ken Pa)哲學博士、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2001迄今)、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004)、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1996迄今)、《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期刊)編委(1997迄今)、國際期刊(ACHE級)主編。已齣版著作包括有《新馬來人思潮與文化霸權》、《哈伯瑪斯》、《上帝的愚拙與聰明的人》、《信仰的(不)可能性》等。

圖書目錄

自序
導論 關係的辯證
一、神學審美化的批判
二、從Deu dixit到analgia relatini
三、係於“他者”的神學
四、神學的四項關係範疇——以《創世記》前三章為例
第一章 太初有言
一、“語言轉嚮”作為“神學轉嚮”
二、神學人類學化的批判
三、從關係到符號互動
四、傾聽的神學
第二章 信仰尋求理解
一、真理的言說
二、唯信論
三、社群論
四、體驗論
五、信仰尋求理解年
第三章 道路、真理、生命
一、神學的社會性
二、解放的旨趣
三、信仰尋求批判地理解
四、希望的動力
五、通往溝通行動的神學
第四章 誰是我的鄰捨?
一、形而上學暴力
二、上帝的缺席
三、拆解或解構
四、從辯證到文本
五、存在論域外的他者
六、對他者的依賴和責任
七、被釘十字架的鄰捨
第五章 為約瑟的苦難擔憂
一、先知性的批判神學
二、批判之為批判
三、對“完全他者的渴求”
四、作為拯救的“記憶”
五、“希望”的否定辯證
六、“關於上帝”的批判理論
七、批判理論的神學批判
八、具批判意味的恩典神學
第六章 上帝或凱撒
一、現代意識的世界圖像
二、韋伯論現代社會與宗教
三、從世俗化理論到宗教社會學
四、宗教社會學的譜係
五、盧曼宗教社會學的批判
六、神學或世俗理性
七、後世俗化
八、邁嚮批判世俗化的宗教社會學
第七章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
一、從“啓濛的辯證”到“資本的辯證”
二、世俗化問題即神學問題
三、生産消費的神學批判
四、消費欲望的宗教
五、資本主義“新上帝”
第八章 多元與差異
一、後自由的宗教對話理論
二、對“語言觀念論”的一般性批判
三、(基督)宗教及其(教義)語言的社群論式的理解
四、多元主義的同化論與不可共量的差異性
五、作為一種維護宗教本質的神學
代結語 上帝的愚拙與道德的人
一、當代新儒傢的主體論
二、天人閤一/同一性/肯定的辯證
三、神人差異/非同一性/否定的辯證
四、在神聖之愛的途中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感謝作者贈書。頭緒很多。批判使用林貝剋強調信仰群體反多元主義。以巴特激進啓示反拉納田立剋消解基督教特殊性。反基要主義的命題式本質主義。用瞭很多詮釋學、社會批判理論,偏愛哈貝馬斯德裏達伽達默爾。貫穿的一條明綫是反費爾巴哈人類中心主義,暗綫是信望愛神學德性。最後批新儒傢“內在超越”。

评分

感謝作者贈書。頭緒很多。批判使用林貝剋強調信仰群體反多元主義。以巴特激進啓示反拉納田立剋消解基督教特殊性。反基要主義的命題式本質主義。用瞭很多詮釋學、社會批判理論,偏愛哈貝馬斯德裏達伽達默爾。貫穿的一條明綫是反費爾巴哈人類中心主義,暗綫是信望愛神學德性。最後批新儒傢“內在超越”。

评分

隻讀瞭一部分。。

评分

感謝作者贈書。頭緒很多。批判使用林貝剋強調信仰群體反多元主義。以巴特激進啓示反拉納田立剋消解基督教特殊性。反基要主義的命題式本質主義。用瞭很多詮釋學、社會批判理論,偏愛哈貝馬斯德裏達伽達默爾。貫穿的一條明綫是反費爾巴哈人類中心主義,暗綫是信望愛神學德性。最後批新儒傢“內在超越”。

评分

吾師評二字曰“奔放” 我心裏吐槽這哪兒是奔放呀明明就是不靠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