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洛·德·拉克洛(Choderlos de Laclos, 1741-1803),法国作家,生于索姆省亚眠市。1780年7月至1781年9月,他构思创作了《危险的关系》,出版后即刻风行一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在作者生前至少印了五十版,但在十九世纪,此书却被法院以“内容淫猥、有伤风化”为由多次列为禁书,作者也因此声名不彰。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保尔·布尔热对他的揄扬以及波德莱尔有关这部小说的笔记的出版,尤其是二战以后,纪德、马尔罗、吉罗杜、莫罗亚、罗歇·瓦扬、布托尔等作家都对他给予高度评价,恢复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此书最终取代了卢梭的《新爱洛伊丝》,成为法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名著。拉克洛成了法国大学课程上规定研读的作家,人们发现他的作品还能十分顺利地经过改编转换到别的传播媒介上。所有这些经改编的影片和剧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传达出拉克洛原作的精髓和微妙之处。但应该看到,拉克洛的作品经过屡次加工改造,却总能剪裁得适合流行的时尚潮流的口味。
本书是一本著名的法文书信体小说,最初於1782年发表,拉克洛(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原著。随著时间的考验,变成一部经典的故事。本书是最新译本,有很多注释,是目前最为完备的译本。
本书故事曾多次搬上银幕,比较有名的如《风月笺》(法国 1960)、《孽恋焚情》(英美合拍 1988)、《瓦尔蒙》(美国 1985)、《危险的关系》(法国 2003)、《丑闻》(韩国 2003)等等。故事中的主角非常邪恶,最后得到了报应。当然阅读本书的乐趣并不在这个圆满的结局,而在于...
评分”这种艺术的真正伟大之处不是对享乐主义作了什么宣扬,而是对享乐主义作了分析。这个原因使我认为拉克洛的《危险的关系》可算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使他们心动的不是欢乐,而是征服;不是欢乐的欲望,而是胜利的欲望主宰全过程。起初看起来像是一场欢乐淫荡的游戏,不可...
评分 评分第一次读这本当年发行不久便被列入”禁书“的《危险的关系》时,总觉得它差不多可以当做”法国版的《金瓶梅》“或者”法国版的《三言二拍》“这样去定位,因为,在本书主要信件里,德·瓦尔蒙子爵和德·梅尔特伊侯爵夫人之间交谈的内容,绝大部分都跟获得对猎物的占有权有关...
评分在十八世纪的一百年内,法国文坛上出现了三本经典的书信体小说——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卢梭的《新爱洛伊丝》以及拉克洛的《危险的关系》。相较于前两位大思想家来说,拉克洛在历史可谓籍籍无名,但是在这三本小说之中,《危险的关系》却是情节最紧凑、故事性最好的著...
p174,下次再读。
评分这个东西惟一有点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书信体,否则的话就是一个赶马车的陆军中尉闲得太无聊想了这么个无聊的故事。真不愧是马车时代的观念和作品。不能将游戏规则贯彻到底的话,还是不要玩游戏了。
评分翻译的非常不错,注释注解详尽,专业。
评分据说两位译者分别译出此书,遂隔信互看,还各有千秋。但本译本亏在古文底子不强而作书面体,以致出现一会雅一会奇怪的译文。
评分据说两位译者分别译出此书,遂隔信互看,还各有千秋。但本译本亏在古文底子不强而作书面体,以致出现一会雅一会奇怪的译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