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曉(1930—1966或1967),浙江紹興人。1952年在上海新文藝齣版社任編輯。1955年因“鬍風反革命集團”案受審,肺病復發,被允許保外就醫,迴到紹興鄉下,生活極端睏苦。病中寫瞭大量的思想筆記。“文化大革命”前夕,為維持生活,迴到上海新華書店儲運部勞動。
《無夢樓隨筆:苦難中的孤獨靈魂》內容簡介:作者張中曉以思想敏銳和文風尖銳著稱,被稱為當代中國的杜勃羅留波夫。該書《無夢樓隨筆》既有對哲學、文學、社會、人生等方麵的問題所闡發的精深見解,也有對自己當時處境的描述和世故、失望甚至絕望、掙紮的情緒的錶露,反映瞭一個身處特殊境遇中的人的真實思想。
上海远东出版社曾出版过不少精品,而张中晓随笔集即在其中。兄长与女朋友分手后的那天晚上与其闲聊“楼阁”,话题无意中转到了“无梦楼”。(参见“仰望营造·nokia2100”2007版中“红楼”vs“青楼”一节:http://suxing735.bokee.com/6533385.html)谈论张中晓,不能不提到风...
評分胡风集团的冤案毁了太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张中晓是其中一个。他用生命承受起了这份苦难,用笔记下了至死不辍的求知精神。 “长年幽居,已失世情……耳目既绝,灵明日锢,心如废井,冗蔓无似。因杂观群书……拾彼枝叶,以馈贫粮……”在那段黑暗岁月,张中晓将字写在废纸上,如同...
評分注:旧文重发,此文发表时间:2003年8月27日20:27。 张中晓(1930—1966)中国当代学者。1996年出版《无梦楼随笔》,上海远东出版社。 简单的一行字,这几乎就是他的全部。他除了思想和文字之外,是一无所有的。 在那个指鹿为马的年代,他是无力抵抗的。这是思想者的悲哀,他们...
評分帕斯卡式的哲学笔记,不时闪烁出思想之花。书中所言种种道理,今日看来也许平常无奇,也许失之粗疏轻浮,也许偏激过火,但只要想到此书完成于五六十年代的万马齐喑之时,想到当时书籍的难以搜寻和作者不过二三十岁的年纪,则种种苛责,原属不必。天不假年,哲人早夭。然而张中...
評分帕斯卡式的哲学笔记,不时闪烁出思想之花。书中所言种种道理,今日看来也许平常无奇,也许失之粗疏轻浮,也许偏激过火,但只要想到此书完成于五六十年代的万马齐喑之时,想到当时书籍的难以搜寻和作者不过二三十岁的年纪,则种种苛责,原属不必。天不假年,哲人早夭。然而张中...
張帥哥的微博已關注過。以後也會再來關注。並非被徵服,而是被感動。很想跟他對麵談談。
评分在那個時代敢於這樣錶達本身就是勇氣瞭,時代從沒有錯,錯的永遠隻有人
评分參差不齊
评分苦難中的孤獨靈魂
评分大概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字有些生澀,讀起來並不十分盡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