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汤姆.齐格弗里德
出品人:
页数:159
译者:洪雷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2206694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博弈论
  • 经济学
  • 纳什
  • 科普
  • 策略
  • 经济
  • 纳什均衡
  • 科学史
  • 博弈论
  • 纳什均衡
  • 经济学
  • 数学模型
  • 战略分析
  • 决策科学
  • 非合作博弈
  • 微观经济学
  • 数学应用
  • 理性选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美丽心灵》的主角、诺贝尔奖获得者纳什的均衡理论,及其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并简单扼要地介绍了其他科学家对博弈论的研究成果。篇幅精炼,但内容翔实,适合广大对纳什及博弈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作者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颁发的社会科学奖,以及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在科学新闻创办方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其作品广受读者欢迎。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引言1
第一章亚当·斯密之手——找寻自然法典7
第一节看不见的经济学8
第二节逻辑和道德9
第三节看不见的手11
第四节理性不是天性14
第五节达尔文主义之源15
第六节酝酿中的博弈17
第二章冯·诺依曼之博弈论——博弈论的起源18
第一节广博的研究19
第二节效能和策略20
第三节博弈进入经济学23
第四节鲁滨逊遭遇盖里甘岛25
第五节测量社会的体温27
第六节掌握最小最大化原理30
第七节不仅仅是游戏34
第三章纳什均衡——博弈论的基础36
第一节初创时的冷遇37
第二节美丽的数学38
第三节寻求均衡39
第四节博弈论的成长42
第五节背叛还是合作43
第六节公共物品45
第七节博弈论的今天46
第四章史密斯的策略——进化、利他主义与合作52
第一节生活和数学53
第二节生命的博弈55
第三节地景上的进化59
第四节同族与合作61
第五节以牙还牙策略62
第六节博弈与惩罚64
第五章弗洛伊德的梦——博弈和大脑67
第一节大脑和经济学68
第二节博弈和情绪69
第三节经济学和大脑70
第四节你相信谁?73
第五节人类神经经济学76
第六章谢顿的解决方案——博弈论、文明和人性79
第一节人性的天性80
第二节比较文化81
第三节文化多样性83
第四节博弈,基因与人类天性85
第五节混合的人性89
第七章凯特勒的统计数据和麦克斯韦的分子理论——数据与社会学,
数据与物理学91
第一节统计学与社会92
第二节社会物理学94
第三节麦克斯韦和分子理论96
第四节概率分布99
第五节统计学重返社会100
第八章培根的链接——网络、社会与博弈102
第一节六度空间103
第二节网络就在我们身边104
第三节网络狂热105
第四节小世界107
第五节无标度的幂110
第六节回到博弈论113
第九章阿西莫夫的预见——心理史学或社会物理学117
第一节社会谴责118
第二节社会磁性120
第三节社会网络122
第四节社会物理学与博弈论123
第五节多元文化125
第十章梅耶的硬币——趣味量子与博弈论128
第一节量子电视129
第二节冯·诺伊曼归来130
第三节量子困境132
第四节量子通讯133
第五节量子缠结134
第六节量子选举135
第十一章帕斯卡的赌注——博弈、概率、信息与无知137
第一节统计学和博弈139
第二节概率和信息140
第三节信息和无知142
第四节回到博弈145
第五节心理史学的视角149
后序151
第一节物理学和万物152
第二节天生的分离153
第三节危险155
附录纳什均衡计算15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没有什么让人特别耳目一新的论点,也不准备在前瞻性方面作出什么贡献,但是作为一本科普书,无疑是优秀的。我学习过博弈论导论,粗粗涉猎过计算机科学,受过经济学科班训练,也对物理有一些兴趣,这本书找到这些领域的内在联系,意图用博弈论来联合这些科学。我不是大牛...  

评分

还没忍住翻了这本《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用博弈论涵盖所有的文化多样性在乍看之下前景黯淡,尤其在最基本的博弈论中,社会科学的元素似乎消失了。然而人并不是传统博弈理论中只顾私利的理性个体,他们在博弈中的选择带有感情色彩。社会也发展出截然不同的集体行为文化模式,没...  

评分

最近几天一直在读一部数学方面的书。a beautiful math。 主要讲的是nash 的 game theory及其影响。 Game Theory其实国内都多多少少听说过, 但通常的介绍也就到囚徒困境而己。 这部书的的写法更像是一部科技和文化史。 它上到亚当斯密,达尔文,牛顿,maxwell,高斯,下到...  

评分

作者给每个章节都起了个宏大的名字,使你时刻做着思维被颠覆的准备,但真正读过之后会发现作者所说的实际上都是你知道的,而且根本也没切中要害。整本书给人一种“入宝山空手而归”的感觉,不过空手而归的首先是作者,自然然后是读者。  

评分

作者给每个章节都起了个宏大的名字,使你时刻做着思维被颠覆的准备,但真正读过之后会发现作者所说的实际上都是你知道的,而且根本也没切中要害。整本书给人一种“入宝山空手而归”的感觉,不过空手而归的首先是作者,自然然后是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貌似也很喜欢侦探小说。

评分

与《复杂》类似,通过理论的发展历程科普知识,国外科普的质量还是很高。

评分

粗略讲述了博弈论的完整历史,冯诺依曼个大神棍。。。既有入门级的推导又有各学科的联系,适合普通读者

评分

越看这本越觉得哈耶克和道金斯才是正确的:文明和人性是基因和文化协同进化的产物,既不是完全理性的,也不能完全用基因和本能来解释。还有凯文·凯利的“均衡即死亡”。

评分

『我敢打赌, 博弈论和概率的密切联系是博弈论之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这么多不同科学领域的原因。并且,毫无疑问,正是博弈论的这个方面使其居于一个如此战略性的位置,作为一种原动力促使社会学与统计物理学融合形成社会物理学——有些像阿西莫夫的心理史学或自然法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