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裏莫·萊維(1919-1987),意大利化學傢,也被譽為意大利國寶級作傢。他是奧斯維辛幸存者,第174517號囚犯,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知識分子,備受索爾·貝婁、菲利普·羅斯、卡爾維諾、安伯托·艾柯等文學大師的推崇。
1947年,萊維齣版第一部迴憶奧斯維辛經曆的作品《 這是不是個人》時,卡爾維諾為他撰寫書評,直至該書於1958年推齣修訂版,萊維終獲文壇認可,迄今為止這本書已被翻成四十多種語言。
1945年,在奧斯維辛經曆瞭11個月的摺磨,從奧斯維辛集中營返迴傢中後,萊維繼續從事工業化學的職業。憑《這是不是個人》《終戰》這兩部作品成為世界級作傢後,萊維專事寫作,相繼創作《緩刑時刻》《其他人的悲劇》《元素周期錶》和《被淹沒和被拯救的》等。
1987年4月11日,萊維從都靈寓所跳樓身亡,官方推斷原因為自殺。
譯者簡介:
瀋萼梅 (1940- ),浙江慈溪人,1958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係,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2011年,因其“在中國傳播意大利文化所作齣的貢獻”,獲意大利政府頒發的“仁惠之星”爵士勛章。主要譯著有《玫瑰的名字》《無辜者》《羅馬故事》 《火》《鄙視》《利比亞沙漠》《羅馬女人》《常青藤》《時光匆匆老去》等。2011年,《玫瑰的名字》中譯本獲意大利駐華使館頒發的年度最佳翻譯奬。
与《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相比,莱维的《再度觉醒》要轻松的多,打开腰封,上面写着“战争结束了,每个人都要回家。” 家,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汇,那里有美好的人在等着你,或许烧着一锅热腾腾的鱼汤,或许打开电视放着你习惯看的电台,这一切对于集中营里的人们来说却都是奢...
評分刚开始读这本书,你会惊叹作者高明的写作技巧,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如此恐怖地方的经历,竟然会有一种乐观的感觉在其中。慢慢的,你会忘记作者一如既往高明的写作技巧,你会被作者坚韧不屈的人性所感动。读到后来,尽管作者在不停地强调人性的存在,你会发现,幸存中的人中的一部...
評分与《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相比,莱维的《再度觉醒》要轻松的多,打开腰封,上面写着“战争结束了,每个人都要回家。” 家,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汇,那里有美好的人在等着你,或许烧着一锅热腾腾的鱼汤,或许打开电视放着你习惯看的电台,这一切对于集中营里的人们来说却都是奢...
評分http://weibo.com/p/1001603968548853672838 © 孙若茜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应该说,奥斯维辛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涤荡了我所接受过的任何宗教上的教育和修养……有奥斯维辛,就不能有上帝的存在。我找不到一种解决此困境的良方。我寻找过,但我找不到。”——普...
評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任何人不應該從這裡出去,因為他會帶著刻在肉體上的印記,把這裡的醜聞傳遞給世界,告訴人們,在奧斯維辛,人得有多大的勇氣才足以把人糟踐成這樣啊。”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怎樣在絕望的環境中投機倒把的生存下去,而是作者對於生而為人的恥辱的反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