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证精神

论实证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奥古斯特·孔德
出品人:
页数:96
译者:黄建华
出版时间:2011-5-1
价格:1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17113
丛书系列:汉译经典
图书标签:
  • 孔德 
  • 哲学 
  • 社会学 
  • 实证主义 
  • 西方哲学 
  • 社会哲学 
  • 实证 
  • 西方现代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论实证精神》作者奥古斯特·孔德从人类思辨发展的“三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出发,论证了人类思辨在宗教上、哲学上和社会组织形式上的相应表现,进而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理智发展史。《论实证精神》作者认为社会同自然本质上完全一样,所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完全可用于社会研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孔德为阐述实证主义花了十几年写就了洋洋洒洒六卷本的《实证主义教程》,并身体力行推广他的理念,算是一位西方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了。然而中文的孔德作品至今为止却只有这一本不足百页的小册子《论实证精神》,这就相当悲剧了。 Positivism,Positive Philosophy,中文翻译成实...  

评分

孔德:实证主义创始人,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圣西门秘书,改良主义,人道教,秩序与进步 人类思辨发展三阶段:神学阶段(拜物教,直觉认识),形而上学阶段(保留着习惯倾向于绝对知识的基本知识,并不运用超自然因素,以实体或人格化的抽象物代之),实证阶段 实证哲学:逻辑性和...  

评分

1 写作目的在于界定实证哲学的真正基本精神。(实证哲学是什么) 1 实证哲学的特点在于逻辑性和科学性。(它的优点) 2 为了解释逻辑性和科学性,需要重述人类整个认识演变的重大规律,即三个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适用于人类发展规律的;我们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第...  

评分

孔德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有三个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阶段。早期神学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它作为人们认知活动的基点,满足了人总倾向于研究绝对的、不可知的事物的需求,人们以此为基点进行认知和思考。在神学统治的时期,神学与政治密不可分,它就如卢梭所说的立法者...

评分

孔德:实证主义创始人,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圣西门秘书,改良主义,人道教,秩序与进步 人类思辨发展三阶段:神学阶段(拜物教,直觉认识),形而上学阶段(保留着习惯倾向于绝对知识的基本知识,并不运用超自然因素,以实体或人格化的抽象物代之),实证阶段 实证哲学:逻辑性和...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想表现自己读懂了,事实是,我根本没读懂,10页之后就跟不上思路了。估计,要读懂这本书要7个小时,但我只用了3个小时,没这么多时间。下学期的社会学压力很大~

评分

不想表现自己读懂了,事实是,我根本没读懂,10页之后就跟不上思路了。估计,要读懂这本书要7个小时,但我只用了3个小时,没这么多时间。下学期的社会学压力很大~

评分

实证科学鼻祖

评分

没有读附件。神学、形而上学、实证三阶段。天文学可以决定按照个人教育必须与集体进化相符的原则进行观念的普遍传授。理想是科学与逻辑的全面系统化,以及把全面教育推广至无产者乃至所有人。实证最可贵的优势是在思辨生活和实在生活之间建立全面协调关系的自发倾向;有着相对代替绝对的必然倾向;它的真正使命是组织。真正的哲学精神主要是将单纯的良知,系统地延伸到一切真正可及的思辨中去。谈到形而上学的性质,只能自发进行精神方面的批判行动或摧毁行动,而绝不能建立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有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序列很有趣。很多好的观点,特别是正文中间偏后,每一面能有许多。

评分

没有读附件。神学、形而上学、实证三阶段。天文学可以决定按照个人教育必须与集体进化相符的原则进行观念的普遍传授。理想是科学与逻辑的全面系统化,以及把全面教育推广至无产者乃至所有人。实证最可贵的优势是在思辨生活和实在生活之间建立全面协调关系的自发倾向;有着相对代替绝对的必然倾向;它的真正使命是组织。真正的哲学精神主要是将单纯的良知,系统地延伸到一切真正可及的思辨中去。谈到形而上学的性质,只能自发进行精神方面的批判行动或摧毁行动,而绝不能建立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有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序列很有趣。很多好的观点,特别是正文中间偏后,每一面能有许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