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建筑学

广义建筑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良镛
出品人:
页数:20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1
价格:4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22495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吴良镛
  • 建筑理论
  • 建筑学
  • 城市规划
  • 建筑素养
  • 建筑系
  • 设计
  • 广义建筑学
  • 建筑理论
  • 空间设计
  • 城市规划
  • 建筑设计
  • 建筑哲学
  • 可持续建筑
  • 建筑文化
  • 建筑史
  • 建筑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吴良镛选集:广义建筑学》第一版问世于1989年,本版既是修订版也可以看作“20年纪念版”广义建筑学是吴良镛先生基于对建筑学科如何发展、如何适应时代、如何为人类服务的深刻思考和不懈探索,于20世纪吕年代形成的完整理论体系,《吴良镛选集:广义建筑学》从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方法论和广义建筑学的构想等10个方面,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了广义建筑学的体系和围绕其展开的思考。书中所提出并倡导的新建筑观——广义建筑学,为当代乃至今后建筑学术理论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20年纪念版”,《吴良镛选集:广义建筑学》补充了《广义建筑学》20年——代序、《广义建筑学》台北繁体字版序、《广义建筑学》英、意译文本序和探索面向地区实际的建筑理论——广义建筑学(附录)等珍贵文献,使《吴良镛选集:广义建筑学》称为建筑学领域30年来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作者简介

吴良镛(1922.5- ),江苏南京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4年获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工学士,1949年获美国匡溪艺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1946年起赴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历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1984年筹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任所长;1995年筹建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任主任。

长期从事建筑与城市规划教育、研究及设计创作,倡导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多次获得国内外嘉奖。主持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获1992年度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和亚洲建筑学会金质奖。主持曲阜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中央美术学院规划设计、南通博物馆设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问发展规划研究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建筑教育与评论奖,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目录信息

前言
第1章 聚居论
1.1 聚居
1.2 聚居一城市一城市化
1.2.1 城市化的世界发展
1.2.2 城市化与国家发展
1.2.3 中国城市的发展
1.3 居住与环境建设
第2章 地区论
2.1 建筑与地区
2.1.1 建筑与自然环境
2.1.2 建筑创作思想的地区主义
2.2 城市与地区
2.3 建筑、城镇与地区资源
2.3.1 关于地区的城镇、建筑发展与土地资源
2.3.2 关于地区的城镇、建筑发展与生态环境
2.3.3 保护地区的风景名胜资源
第3章 文化论
3.1 世界文化源远流长
3.1.1 非“欧洲中心论
3.1.2 文化多元、天外有天
3.2 当代建筑文化的横断观
3.2.1 全方位的探索,互相渗透
3.2.2 众星灿烂-_东方群星徐徐升起
3.3文化趋同与特色增辉
3.3.1 文化趋同现象
3.3.2 民族、地区特色的发挥
3.3.3 从比较文化中发扬中国建筑文化特色
第4章 科技论
4.1 技术的可能性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性
4.2 对中国城市建设技术科学水平的分析
4.3 发展技术政策问题
4.4 技术主义与生态主义
第5章 政法论
5.1 技术政策要有科学的基础
5.2 法律与条例是科学研究的结晶
5.3 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法规问题
5.3.1 城市的建设管理需要更为具体的法治
5.3.2 科学的管理、建设、经营、维护
5.4 政策、法治工作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5.5 建筑管理的“自上而下”与建筑事业发展的“自下而上”的结合
第6章 业务论
6.1 建筑师业务的发展
6.1.1 建筑师职业的历史发展
6.1.2 当代建筑师的业务及发展
6.1.3 建筑师与规划师
6.2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发展
6.2.1 古代建筑师的业务
6.2.2 任重而道远
6.3 建筑业务与群众参与
6.3.1 群众参与
6.3.2 普及建筑科学文化
6.3.3 建筑业务与决策
第7章 教育论
7.1 西方的建筑教育
7.1.1 建筑教育中的新旧学派之争
7.1.2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问题
7.1 3 城市设计的发展
7.1.4 环境认识与教育发展
……
艺术论
方法论
广义建筑学的构思
结束语
后记
致谢
附录A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写于我出生之前的书,在我20多岁之后,从我的角度尚未看到其明确的反响,书中提到的问题到现在依然是问题,建筑设计基本还是建筑设计,但是吴良镛院士还是为建筑学指了一条路,其实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全面地看问题。建筑本身就是一个challenge,本身包含着许多小的challenge...

评分

印象最深的话竟是引用的恩格斯的一句:“那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分工所具有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后继者那里我们是常常看到的”。 想来斯密的”分工“虽然推动了工作效率,但也是学科间的细分与割裂的思想之源,反而让许多学科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  

评分

这是“泛议”建筑学 正如90年代末还未德高望重的吴先生在书首说的,广义建筑学并非是对传统建筑学的否定。我想说,我并非是对吴先生不敬。与此种心态类似,豆瓣友邻们也没有多少人阅读过这本书,可见…… 阅读的过程中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衡量一本书,特别是在读的过程中评...  

评分

印象最深的话竟是引用的恩格斯的一句:“那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分工所具有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后继者那里我们是常常看到的”。 想来斯密的”分工“虽然推动了工作效率,但也是学科间的细分与割裂的思想之源,反而让许多学科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  

评分

这是“泛议”建筑学 正如90年代末还未德高望重的吴先生在书首说的,广义建筑学并非是对传统建筑学的否定。我想说,我并非是对吴先生不敬。与此种心态类似,豆瓣友邻们也没有多少人阅读过这本书,可见…… 阅读的过程中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衡量一本书,特别是在读的过程中评...  

用户评价

评分

泰斗级,讨论式

评分

试图泛而玄,实则空而浅——是这本书的特点,而国内多数达到副院长、副书记及以上级别的贱人们的理论修养水平并不高于这本书的理论水平。

评分

越来越觉得建筑陷入到类似新闻的新闻无学的漩涡中去了。。。。

评分

#Ye龙微语#今年上半年读这个书读得很带劲,下半年上课,老师说这个“环境艺术与景观学”出来以后,这个“广义建筑学”丫的就淘汰了~看来真是学无止境啊~~

评分

拖来拖去,终于读完。先生还是很有远见的,提出的问题现在依然有。讨论的话题广而泛,确实每个方面还能引申出好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挖。希望建筑教育能有大幅度进步吧,这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