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藏語研究四十年

漢藏語研究四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黑龍江大學
作者:戴昭銘
出品人:
頁數:7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2
價格:12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1129268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語言學
  • 漢藏語係
  • 漢藏語研究
  • 曆史語言學
  • 語音學
  • 論文寫作參考書
  • 民族與民族語言
  • 工具書
  • 藏學
  • 漢藏語研究
  • 語言學
  • 曆史
  • 文化
  • 少數民族
  • 學術著作
  • 中國藏學
  • 西藏
  • 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漢藏語研究四十年》是2007年9月在哈爾濱召開的“第40屆國際漢藏

語言暨語言學會議”的論文選集,收載國內外關於漢藏語言和語言學研究的

論文近百篇,其中J.A.馬提索夫和孫宏開的兩篇主題論文迴顧瞭40年來漢藏

語言學研究的曆程,錶述瞭當前國內外漢藏語言學界的權威觀點和前沿認識

。本屆會議論題廣泛,包括漢藏語係一些語言的係屬問題、原始漢藏語的構

擬問題、漢藏語的曆史比較問題、語言接觸問題、瀕危語言問題、方言地理

學問題、語言底層問題,以及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漢語各方言的多項專題

的研究,在本論文集都有所涉及,體現瞭漢藏語研究40年階段的主要麵貌和

成就。

《漢藏語研究四十年》由戴昭銘主編。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一序二主題論文Fony Years of SinoTibet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1968--2007漢藏語研究40年:1968--2007漢藏語研究40年——寫在第40屆國際漢藏會議召開之際第一編 漢藏語曆史比較研究 The Fate of the ProtoLolo-Burmese Rhyme-a:regularity and exceptions 原始彝緬語韻母-a的演化:規律性與例外 跨級比較與漢藏語研究 漢藏比較中的曆?層次與藉詞問題 略論漢藏語言與民族的起源及遷徙 緬彝語:一種聲調祖語 說“圓” 苗瑤語的早期來源及其係屬 安多藏語i的舌尖化及其類型學意義 從侗颱語PL/KL對應看上古漢語來母字的PL/KL擬音 漢藏語係語言調查詞錶語義分類第二編 漢藏語言描寫研究 景頗語的泛指動詞 Hierarchical Person Marking in the Rawang Language A Study on Polysemic Meanings of Tibetan Verb“Tang(to send)” Human VSinstrument and instrument VSobject Nominalizers in the Puma language Cak Prefixes 黔東苗語的判斷句類型初探 The SO-called possessive marker in Youle Jino ‘Upward-Curling’Realization of Tone L in Lhaovo(Maru)Language 拉祜語四音格詞的構成方式 藏緬、苗瑤、壯侗語狀態詞綴及其類型學特徵 試論白語的鬆緊元音 孟高棉語的前綴 The Referential Expression/?ay/“it,he/she,him/her”in Kuay第三編 漢藏語言的接觸和比較研究 南部土傢語的特殊構詞和語言接觸的深層影響 勉語壯語南語韻母之比較——兼論閩南語的百越語底層 Tibetan loanwords in nDrapa 漢、侗-泰、苗-瑤語聲調和量詞産生與發展的相同過程 再論平地瑤的語言和文字 現代漢語與拉祜語構詞法比較研究 漢彝緬語中的詞頭a-的比較 那溪話是侗語的一個方言島第四編 現代漢語研究 現代漢語語法 再談相同詞語之間語義關係的多重性 “這本書的齣版”分析中的幾個疑點——從《“這本書的齣版”與嚮心結構理論難題》說起 語氣詞“瞭”的主觀性用法 漢語的應答句式 轉摺連詞“但是”、“不過”、“隻是”的差異及其形成機製 “纔”錶單純短時義和情態短時義 “百分之百”的語法化及傳信功能 漢語中副詞“非常”的語法化過程 副詞“反正”來源的考察 漢語中副詞“倒”的功能和來源 “結果”的語法化軌跡與原因——篇章機製在語法化中的作用 論漢語錶小量的“V—V”和“V一下”的産生和發展 冗餘在漢語修辭中的積極意義 主、動、賓之間的語法標記類型和基本語序 現代漢語語音、詞匯 Glide and Fricative Alternations in the Southern Min Accent of Mandarin 中性詞語義偏移的類型與成因 “異構同功”、“同構異義”與“同形異構”——漢語復閤動詞名詞化轉指的語義、語法分析 錯綜關係下例外的形成——漢語離閤詞成因再探 漢語標題名詞動用現象的語義語用基礎分析 “V法”結構的語義關係分析及其曆史演變 文字形式對於漢語詞的同一性問題的介入第五編 古代漢語研究 古代漢語音韻 白-平-沙加爾漢語上古音耩攝體係0.98版及小舌音的耩掇 從詩歌用韻試析中古前期漢語韻部的變化 明代以來知照係遇攝三等字的演化過程 來母字諧聲體係初探 廣瓿瓿頰辨識法 古代漢語詞匯、文字 “病”之本義考 語言的經濟原則在漢語語法曆時發展中的錶現 關於上古漢語核心詞錶確定的幾個問題——評陳、汪2006《論核心語素錶的確定——以上古漢語為例》 《南海寄歸內法傳》的漢語詞匯史語料價值 試說甲骨文之前的遠古漢字 試論古代漢語漢字的隱性和顯性 漢語詞匯史信息數據庫的構建 古代漢語語法 漢語疊閤語氣詞的結構化 試談《論語》中的話題標識“者”和“也”——藉鑒日語語言學的研究成果進行漢語研究的一個嘗試 “十三經”中的“所”字 東漢至宋代的方式狀語 略論古漢語“逆序分承”現象及其成因 古代漢語非典型受事賓語句 從韻律句法角度看《史記》指代性副詞“相” 《佛本行集經》中定語的共用與中心語的共用第六編 漢語方言研究 北方方言 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現代篇 東乾語(陝西支)聲調共時差異的實驗研究 西北方言遠指代詞“兀”與突厥語族代詞ol 聊齋俚麯“知”“莊”“章”的音值及其演變 山東海陽方言知莊章組聲母的讀音類型 皖北濉溪方言的語氣詞“來” 吳方言 語言的兩種接觸模式——兼論吳語形成的曆史背景 上海話的趨嚮補語“得來”、“一得去” 紹興柯橋話處置式研究 湘贛方言 贛語監利話古陰平字聲調的特殊錶現 贛語樟樹話中的“V不得”的語義及其肯定式 邵陽(南路)話狀態形容詞的名詞化及其方言類型學意義 客方言 漠籍方言之客傢藉海陵腔雨岸翼同比較 客藉副勤嗣翮頹筢疇概輸——以海障客方言褐例 颱灣客捂中的日薔成分 客捂小稻詞輿敷量嗣的搭配 客傢話[打]字的捂法化遇程 閩方言 閩南方言連讀變調新探 福州方言詞匯自19世紀以來的曆史變化 颱灣閩南語輕聲的髓現輿聽辨 颱灣閩南語[數量詞+仔]的詞橐化輿語法化 颱灣閩南語動詞[生]的捂羲分類 颱灣閩南語[厚]的語羲演燮附錄 第40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開幕詞 ICSTLL-40 Opening Address 在第40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上的講話 第40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總結報告 曆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基本情況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