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箕迷信底研究》内容简介:扶箕的现象,除去一部分是职业的行为以外,其余多半可以用心理学和心灵学的原理来解释它们。自然地,信箕示是降箕底有前知底本领,而这本领是属于鬼灵或神灵底。信箕示与信死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与关亡始初没有多少区别,都是幽灵回到人间示人以当来底事情与命运。
书中大量的“底”字,书名又含有“底”,所以头几页看的不知所云。百度了才知道是通“的”的意思,真是知识浅薄了。 本书通过明清各笔记体小说选录有关扶乩迷信的故事,论述扶乩迷信在我国的源头和各种表现形式。对此进行分类、梳理和解释,以破除迷信为要旨。但分析真的不咋的...
评分<客窗闲话初集>(卷一): "大比之年, 有父子同叩鸾仙, 问得失. 鸾书曰: '速往南去, 路遇疯僧, 问之不已, 可决前程.' 父子大奔而去. 其子年少足捷, 果追及一僧, 问之不应, 牵袖苦缠不休. 僧瞪目大骂, 曰: '入你娘的! 中!' 生怒欲殴, 经众劝释. 是科其父捷, 始悟其言."[1] [1] 许...
评分<客窗闲话初集>(卷一): "大比之年, 有父子同叩鸾仙, 问得失. 鸾书曰: '速往南去, 路遇疯僧, 问之不已, 可决前程.' 父子大奔而去. 其子年少足捷, 果追及一僧, 问之不应, 牵袖苦缠不休. 僧瞪目大骂, 曰: '入你娘的! 中!' 生怒欲殴, 经众劝释. 是科其父捷, 始悟其言."[1] [1] 许...
评分<客窗闲话初集>(卷一): "大比之年, 有父子同叩鸾仙, 问得失. 鸾书曰: '速往南去, 路遇疯僧, 问之不已, 可决前程.' 父子大奔而去. 其子年少足捷, 果追及一僧, 问之不应, 牵袖苦缠不休. 僧瞪目大骂, 曰: '入你娘的! 中!' 生怒欲殴, 经众劝释. 是科其父捷, 始悟其言."[1] [1] 许...
评分<客窗闲话初集>(卷一): "大比之年, 有父子同叩鸾仙, 问得失. 鸾书曰: '速往南去, 路遇疯僧, 问之不已, 可决前程.' 父子大奔而去. 其子年少足捷, 果追及一僧, 问之不应, 牵袖苦缠不休. 僧瞪目大骂, 曰: '入你娘的! 中!' 生怒欲殴, 经众劝释. 是科其父捷, 始悟其言."[1] [1] 许...
反封建迷信的小书,民国时期的大众读物,里面的例子有的还蛮有趣。
评分另一個版本
评分初步整理
评分: B917/3742
评分: B917/374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