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是一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从北京到光州,从柏林到纽约,无数观众默默地流下眼泪,好像突然见到过世已久的亲人与挚友。
“物尽其用”是一种默默地收集与保存爱的哲学, 顽强地对抗着将置换与丢弃作为基本态度的当下,记录着中国老百姓对家庭与生活的永恒的爱。
赵湘源是宋冬的母亲,像中国千千万万勤俭持家的妇女一样,她保存下大量的生活物品:化石般的洗衣皂、孩子们丢弃的玩具、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物尽其用”是她的人生信条。艺术史家巫鸿和当代艺术家宋冬,与赵湘源女士一起,将她的这些庞大的收藏变成了一次巡回世界的展览。
一位母亲对于所有的家庭什物,小到一根螺丝钉,一根冰棍儿,大到孩子用坏了的摇篮车,旧沙发都舍不得扔,从1950年代到20世纪初六,十多年来一直如此,把小小的家变得像一个堆破烂用品的大仓库。 很多东西已经失去了原有价值,甚至其实就被母亲自己也知道,但是就是不舍得扔。后...
评分1200bookshop盲选书包里的书。看到书名非常失望,以为是日本风的那种“断舍离”生活妙招之类的主题。耷拉着脸翻到背面看书封上的推荐语,“真香”定律上线营业。 这本书记录了艺术家宋冬和他的非艺术家母亲赵湘源一起创作大型装置艺术展的起源,回顾构思过程,对展品进行一一介...
评分“物尽其用”最初不是一本书,是一个儿子为母亲办的展览。展出的物品来自母亲从1950年至2005年左右收藏的生活杂物。十几个热水瓶、数十件磨损的玩具、上百个不成套的碗碟、成千数的破碎各色布头……每一项单品都数量惊人。现场看上去就像井然有序的废品收购站。书本版的《...
评分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锋 巫鸿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早年任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院美术史系硕士学位,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这些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
评分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锋 巫鸿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早年任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院美术史系硕士学位,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这些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
整本书算是宋冬“物尽其用”展览的补充材料,他母亲讲的一些关于物品的故事还是挺有意思,但看这本书真不如看他展览来的有意思。或者看过展览再来看这本书,再结合各路朋友讲他本人的为人处事,一起服用,更加生动立体。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其实这书可看可不看。
评分与我想象有很大背离,坦白来讲,我很后悔花钱买了这本书。很适合作为展览的导览手册,只是厚了点。看这本书,不及临场去看那场真正的展览。不过因为买书前就怀有期待,所以我也可能是流于偏见了,不多评价了。
评分宋的妈妈的一生,做成了这一件艺术作品。真实情感,最打动人,胜过很多无病呻吟。
评分如果我去看这场展出,也许我也会被感动;但这场展出变成一本定价45块钱的书时,我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坑爹。甚至会产生一种想法:不经取舍的民族志真是一场灾难。展出需要视觉冲击,观众也会自行取舍;但文字描述真的不能这么做。
评分这本书让我更理解母亲这辈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