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的成名作,通过倒错的内向型自白来对内心进行理智的探索,从一种社会心理的压抑出发,来对抗传统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的束缚。作品的特色在于内外交错、不拘泥于事实,完全凭主人公的意识轨迹构成。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个官僚家庭。1949年发表长篇小说《假面自白》,确立作家地位。1970年11月25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人五衰》后自裁。一生共创作40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及18部剧本。代表作品有《虚假的告白》、《潮骚》、《春雪》、《志贺寺上人之恋》、《金阁寺》等。
其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
这本书是在春节期间看的,同时有两个朋友力荐三岛。慵懒的午后,坐在阳台上,心里也没工作上的焦虑。《假面告白》应该算是他的成名作,24岁前后写的,叹服于他的心理描写的功底。与其自说自话,不如看看采访中得到的一些素材,如何解构mishima桑。另外,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句子...
评分作为一个悲剧性的觉醒者,你眼里满含世界的悲剧感,它根深蒂固,无以慰藉。 充满各种精神分析和哲学名字的《假面的告白》实在是让我震颤。我从没想过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深刻的同感,竟足以让一直耿耿于怀着你曾经耿耿于怀的那些事情的我释然了。毫无疑问,这篇文章没有深刻的感...
评分看三岛由纪夫的《假面的告白》时瞥到一句话:你在放荡的孤独中闪光。顿时有如被针扎到手指,一丝尖锐的疼痛带来的隐约快感。放荡的孤独,一如某时某地歇斯底里的张狂,带有纵情和不计后果的气味。我迷恋这味道。 孤独是人生命中的一种恒定状态,它一直存在,只是时间越久远,...
评分最吸引我的依然是死亡、夜和热血 -----“我” 日本人笔下的青少年主人公鲜少有健全的家庭环境,从村上春树到三岛由纪夫。甚至是渡边淳一和大江健三郎文内的中年男人也不例外。他们生存在压抑混重的环境里,四周可能全是羸弱年迈的祖母级人物,又或是粗暴简单的父亲,他们无一...
评分在三岛先生的自白里,他是一个不道德的存在,但他给我极致的美的撞击。道德的意义早已从太初有道,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如今的道德,被儒家托为顺应人伦的社会道德,而非顺应天道的德,与美渐行渐远。最初,它们是多么的合二为一。因为顺应自然的,不就应该是美的吗? 这种假...
竟然暗合童年心灵经历,比如对死域的热切与对伤口之美的病态的迷恋,只是从没想过,这些能够被人写到极致。与其说是呓语,不如说是嘶喊。世间存在诸多莎乐美式的执著,我还是更欣赏王尔德的光明与从容。
评分3,20-4.8,其实这本书真的好薄,而且到了中二期真的有点难懂,前两章有萌点,后两章已经着重于描述宿命,人生的认知,观念等等问题(要不是有时间段真不知他到底从什么时间段写去)
评分“映现在别人眼里的我的演技,对我来说是一种试图还原本质的要求的表现。映现在别人眼里的自然的我,才是我的演技。”我们日复一日带着象征自我的假面具麻木地活着,直到把真心熬成了痛苦才感受到扭曲的意念曾隐隐作痛。意识渐渐封闭在虚伪的机器里,放任各自心中的恶魔英雄化,但恶魔永远不会心满意足,它在全然腐蚀你的五脏六腑,你却站在道德标尺的背后罔顾真实的自我,或许唯有被轻蔑刺伤的一瞬才得以感知虚假的不置可否。
评分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心里剖析,只是啊,入戏太深,自我暗示的太多,否则不会走上自杀的道路吧,一切都是注定的
评分还不太看得懂三岛由纪夫的风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