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文化、政治與錶演

音樂的文化、政治與錶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滋文化
作者:黃俊銘
出品人:
頁數:3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0-9-28
價格:NT3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627123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音樂社會學
  • 音樂學
  • 音樂
  • 音樂人類學
  • 文化研究
  • 藝術社會學
  • 藝術
  • 音樂
  • 文化
  • 政治
  • 錶演
  • 社會
  • 藝術
  • 歷史
  • 當代
  • 創作
  • 身份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視交響樂團為社會行動者,將Bourdieu的場域(field)理論,重新設計為:「交響樂團行動者-古典音樂場域-文化場域-權力場域-國傢政權/社會空間」,以線上交響樂團(on-line orchestra)、離線交響樂團(off-line orchestra)縱走當代生活場景。   作為一種社會性譬喻(metaphor),它藉國傢交響樂團深描颱灣社會、文化場域轉型;藉YouTube線上交響樂團,刻畫全球性的文化、藝術典範轉移。   它關於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身分認同(identities),也本於國族(the national)、在地(the local)與全球(the global)。

著者簡介

黃俊銘

國立颱北藝術大學音樂學係學士、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社會學係文化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曾任《聯閤報》文化組記者,同時任《西日本新聞》(Nishinippon Shinbun)亞洲專欄主筆,曾連續獲第十八、十九屆吳舜文新聞獎。

目前專任於國立颱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應用音樂學係,並兼任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係,曾擔任古典樂刊《MUZIK》客座總編輯。

2010年以「文化實作及其公共性的浮現」獲國科會年輕學者學術輔導獎勵,並擔任國傢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傢交響樂團調查研究」計畫主持人。

近期入選學術會議發錶:颱灣社會學年會、CSA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政大傳播學院「數位創世紀」國際研討會。

視覺設計者簡介

李根在

旅美颱灣設計師。

1991年實踐專校應用美術科畢業,2001年颱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畢業,紐約Pratt學院。

歷任國華廣告創意部設計,太一廣告助理藝術指導,於1996年創辦李根在平麵設計工作室。2001年任教於明誌技術學院。

現任颱灣藝術大學客座副教授。

2002年赴美,在美期間,嘗試多種不同媒體,並與不同專業人士閤作,如攝影師、動畫師,並從事藝術創作。

從1996年自行創立工作室以來,獲得颱灣及海外專業設計獎項及參展超過兩百餘次,包含 D&AD獎、圖形設計、海報、型錄年鑑白金、金獎、傳遞藝術年獎、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年獎,One show設計獎,Red-dot 傳遞設計獎,How 雜誌國際設計競賽,自我宣傳設計競賽、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年獎、香港設計師協會金獎、IDN亞太平麵設計大賽全場最佳平麵設計大獎、時報廣告獎等。

2002年受邀與其他三位颱灣設計師共同齣版設計作品集《放4》(颱灣長鬆文化齣版)。

2003年獲推薦選入紐約費頓齣版社齣版Area一書,為100位國際注目的平麵設計師之一。

2005年柏林 Hesign齣版社齣版國際平麵設計一百單八將,選為108位國際平麵設計師之一。

2005年齣版【Fame】專輯。

2006年受邀評審紐約廣告節設計部門。

2006年個展於紐約蘇活區456畫廊。

2007年個展於中國南京藝術學院。

2010年受邀評審颱灣國際學生設計大賽。

2010年受邀評審澳門視覺藝術節。

圖書目錄

申學庸推薦序
郭力昕推薦序
緻謝
前言
第一部 文化實作及其公共性的浮現
第一章 導論
研究方法
研究架構:理論與策略
第二章 國傢交響樂團的研究定位:文化與社會學的觀點
第一節 交響樂團作為「文化」
第二節 場域、結構與能動性
第三章 歷史、行動與轉型
第一節 颱灣政治與社會轉型
第二節 國傢交響樂團的誕生與場域對話
第三節 「行政法人化」交響樂團
第四節 國傢交響樂團的「場域」體驗
第五節 國傢交響樂團作為政治宣傳(propaganda)
第四章 國傢交響樂團如何想像「國傢」
第一節 文化製作
第二節 文宣作為論述(discourse)
第三節 國傢交響樂團在「國際」舞颱
第五章 結論
第二部 「民主化」古典音樂?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網路與民主參與
第一節 民主參與理論
第二節 媒體作為公共領域
第三節 網路作為社群
第三章 古典音樂的社會過程
第一節 藝術資質與資本
第二節 常規、門檻與過程
第三節 重探實作
第四章 閱讀與批評:線上交響樂團YouTube Symphony Orchestra
第一節 評估:媒體格式
第二節 評估:近用性
第三節 三評估:參與性
第四節 評估:互動性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20170325,音樂也是一種錶徵符號,建構著文化環境和想象的身份認同

评分

切入點不錯,而且很難得作者是音樂專業和社會學專業雙齣身,雖然書中沒有涉及太多音樂理論問題,但這樣的身份還是給作者提供瞭優勢。理論綜述部分做得很詳細,可見功底紮實,不過文化分析部分有些地方和理論似乎有脫節,有套用感;書的兩部分除瞭都和古典音樂有關,切入角度之間聯係不大,有些遺憾。

评分

終於買到~ 也讀完~ 跨學科之作

评分

切入點不錯,而且很難得作者是音樂專業和社會學專業雙齣身,雖然書中沒有涉及太多音樂理論問題,但這樣的身份還是給作者提供瞭優勢。理論綜述部分做得很詳細,可見功底紮實,不過文化分析部分有些地方和理論似乎有脫節,有套用感;書的兩部分除瞭都和古典音樂有關,切入角度之間聯係不大,有些遺憾。

评分

終於買到~ 也讀完~ 跨學科之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