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史 艺术 女性 中国 视觉研究 自画像 自家出品 美
发表于2025-02-16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专题展以“自我画像”为主题词,对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加以梳理和展示。 朱青山等编著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通过部分女艺术家画像作品分阶段、分类型的展示,辅以背景性历史文献资料辑录,呈现一个世纪中国美术女性自我摹写的情形及其形象图式变化的轨迹,揭示女性自我画像背后“个人”与“时代”互为纠缠和生成的复杂关系。
姚玳玫, 女,1959年生,广东汕头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方向毕业,师从黄修己教授)。1992年~1999年任《南方日报》文艺部编辑,1999年调往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工作。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代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广东作协文学评论委员会理事,广东鲁迅研究协会理事。
附标:女性艺术在中国
评分3.5星。版式设计很怪,很多空版面,同时正文字号又小。整本书太重了,举着读很费劲,放桌上读才好一点。内容有一些收获,新东西并不太多。 那些艺术家们,她们是幸运的。(尤其是蔡元培的女儿蔡威廉。)
评分3.5星。版式设计很怪,很多空版面,同时正文字号又小。整本书太重了,举着读很费劲,放桌上读才好一点。内容有一些收获,新东西并不太多。 那些艺术家们,她们是幸运的。(尤其是蔡元培的女儿蔡威廉。)
评分两个小时翻完 首先校对不过关 错误多多 排版装帧过于华而不实 学术逻辑不够强 分析尚不到位 一星给开拓眼界 一星致敬女性艺术家们
评分附标:女性艺术在中国
肖像画的兴起,是个人时代到来的一道标志。20世纪以后,随着个人主义潮流的涌动,西洋画的引入,以油画,水粉画及炭笔素描画为方式的自画像也悄然流行。1905年开始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有一个惯例:“西洋画科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应该给母校留下一幅自画像。”
评分肖像画的兴起,是个人时代到来的一道标志。20世纪以后,随着个人主义潮流的涌动,西洋画的引入,以油画,水粉画及炭笔素描画为方式的自画像也悄然流行。1905年开始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有一个惯例:“西洋画科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应该给母校留下一幅自画像。”
评分肖像画的兴起,是个人时代到来的一道标志。20世纪以后,随着个人主义潮流的涌动,西洋画的引入,以油画,水粉画及炭笔素描画为方式的自画像也悄然流行。1905年开始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有一个惯例:“西洋画科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应该给母校留下一幅自画像。”
评分肖像画的兴起,是个人时代到来的一道标志。20世纪以后,随着个人主义潮流的涌动,西洋画的引入,以油画,水粉画及炭笔素描画为方式的自画像也悄然流行。1905年开始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有一个惯例:“西洋画科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应该给母校留下一幅自画像。”
评分肖像画的兴起,是个人时代到来的一道标志。20世纪以后,随着个人主义潮流的涌动,西洋画的引入,以油画,水粉画及炭笔素描画为方式的自画像也悄然流行。1905年开始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有一个惯例:“西洋画科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应该给母校留下一幅自画像。”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