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詩話》是袁枚論詩的主要著作,集中體現瞭袁枚作詩尚“性靈”的主張。“性靈”一說,本為明代“公安派”所創,袁枚吸取其主張並加以發展,從而在當時王士稹的“神韻說”、瀋德潛的“格調說”和翁方綱的“肌理說”充斥的詩壇上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他所主張的“性靈”,就是認為作詩應抒寫胸臆,辭貴自然,而不必過於講究境界的大小和格調的高下。在本書中,他一再強調作詩要有獨創,反對“宗盛唐”、“學七子”、“分唐宋”、“講傢數”,抨擊瞭擬古傾嚮和儒傢倡導的溫柔敦厚的“詩教”。書中所稱譽的,多是閑情逸緻之作,也有一些不滿封建禮教和程硃理學的作品,這種取嚮體現瞭袁枚的思想和文學主張。 《隨園詩話》本次點校,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隨園自刻本為底本,參校清同治五年(1866)三讓睦記刊《隨園三十種》本、1934年上海廣益書局本等,擇善而從,不齣校記。
读袁枚的《随园诗话全鉴》有感而发:《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
評分读袁枚的《随园诗话全鉴》有感而发:《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
評分对于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一开始是被他的《祭妹文》感动到痛哭流涕,自大学开始,对他的“性灵说”十分认同,倡导文艺创作直抒胸臆,反对泥古不化。也知道他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而关于《随园诗话》,所知甚少。最近看了一些,比如,卷四之一云,“凡作...
評分袁枚作为清才子,风流倜傥,诗词文赋,随心随欲,行云流水。随园诗话,诗词般的逸闻趣事,阔人眼界,耳界,心境。得于心,悟于性灵。读完此本,必读原著。
評分一代性情大师的性情之作,望其门,不得而入,只有立门旁嗟咏不迭。袁诗以小见大,不着俗气,又似在眼前。有咏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有趣的是随园女弟子很多,可见一斑。他有一幅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祇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
袁枚和李漁,不知道更喜歡誰瞭
评分袁枚和李漁,不知道更喜歡誰瞭
评分眾響漸已寂,蟲於佛麵飛。半窗關夜雨,四壁掛僧衣。
评分倉山居士實乃性靈派大傢啊!
评分楊誠齋曰:從來天分低拙之人,好談格調,而不解風趣。何也?格調是空架子,有口腔易描;風趣專寫性靈,非天纔不辦。詩在骨不在格也。從來就是這樣,那些天分低劣的人,喜歡談論詩歌的格調,卻不懂得詩歌是有風趣的。為什麼?格調是個空架子,隻要張嘴就能描繪得齣來;而風趣專寫性靈,不是天纔是辦不到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