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什麼

建築是什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季元振
出品人:
頁數:291
译者:
出版時間:2011-4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23842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建築
  • 季元振
  • 建築理論
  • 中國當代建築的那些事
  • 建築設計
  • 建築入門
  • 設計與建築
  • 國內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建築理論
  • 建築曆史
  • 建築美學
  • 空間設計
  • 建築文化
  • 建築教育
  • 建築實踐
  • 建築評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建築是什麼:關於當今中國建築的思考》對近年建築及房地産業的業內熱點問題進行評論,反思當今中國建築界,推及房地産,指齣業內存在的重重弊端,呼籲建築師應更多地關注諸如住房、學校、醫院、工廠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而不是過分追求創意、造型的炫彩而忽視瞭實用功能。當今中國民生問題還解決得不好,華麗的大型建築帶來的不菲造價更使民生問題加劇。《建築是什麼:關於當今中國建築的思考》對年輕人如何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建築師也提齣瞭諸多建議。

著者簡介

季元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建築師。1945年生,祖籍江蘇。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從事過建築施工、建築結構研究、建築設計及建築教學等工作,曾任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南京市第二建築設計院院長。1994年調清華大學任教。

圖書目錄

目錄:
1.不同的聲音……031
日本著名結構工程師川口衛先生認為“鳥巢”的浪費令人“啞然”,“該巨大體量支撐的不過是自己本身的重量,成為非常沒有效率的構造物。……相當於生物進化中的巨大恐龍”。這隻是一個“外行”的狹隘的偏見,還是在告訴我們中國建築界的價值觀和審美傾嚮確實已經齣現瞭嚴重的問題……
2.建築是什麼……039
新中國成立初,建築是“社會主義內容加民族形式”。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很難再對建築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建築是什麼?答案在每人心中各不相同,它反映瞭各種不同的價值觀、文化素養,甚至倫理道德……
3.結構理性主義的現實意義……057
塞紮•戴利在1864年發錶在《建設者》上的一篇論文裏談到,“建築形式不僅需要理性來證明是正當的,而且隻有它是從科學推導齣其法則時,纔證明是有理的”。結構理性主義正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西方幾韆年建築形式的發生、發展和變化所總結齣的理論。如果用這個理念去分析當今中國的建築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就會凸顯齣來……
4. 建築之美……071
從希臘建築文明到羅馬拱券技術,從拜占庭建築到哥特風格,從“水晶宮”到埃菲爾鐵塔,建築之美基於結構的理性,遵循科學的規律。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理解西方的這種不斷追求科學,不斷追求技術進步的思想,如果我們不能真正理解“技術美”的科學內涵,我們就不會真正理解西方建築的精髓,就會變得膚淺……
5.真 實……081
達爾文進化論告訴我們,生物的形態總是與其內在結構相適應並為其生存服務。建築“形式追隨功能”的哲學正是在這個理論的啓迪下産生並影響整整幾代建築師的。這也是現代主義的核心思想之一—真實。但是中國人真正理解瞭現代建築的這種精神瞭嗎?中國當代建築是真實反映中國現實的經濟與技術狀況的嗎?這些建築真實反映瞭中國人的需求瞭嗎?這些建築是符閤科學設計原則的嗎?
6.睏惑與齣路……101
建築是藝術嗎?我們在質疑“適用、經濟、在可能的條件下注意美觀”建築方針的同時,將把現代建築引嚮何方?封建等級製、對現代建築科學理性的無知、對建築“藝術性”的麯解讓我們與現代建築始終若即若離。要改變這個現狀,我以為,中國建築界需要一個大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實實在在地去解決民生問題……
7.密斯的啓示……117
密斯離開我們已整整四十年瞭,我們將以怎樣的方式來紀念他?是造就一批造成經濟損失和建築文化混亂並破壞城市和諧環境的奇形怪狀的建築,還是采用適閤於中國現階段的建築技術來解決中國的問題?密斯已去,精神不死……
8.翻腸倒肚……125
一座文化藝術類建築居然有著酷似化工廠的外形。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的建成曆來頗有爭議。方案評委會如何能允許這樣的建築麵世?評委會專傢的建築觀念究竟是什麼?我們又如何評價建築的創新?是用我們的眼睛還是我們的腦子?……
9.兩韆萬的教訓……131
一個十萬平方米的工程,一次審查居然就能節約投資兩韆萬。中國當代建築師,甚至包括工程師經濟觀念的缺失恐怕是世界第一的……
10.某市之行……137
是什麼使博物館成瞭商業展廳,巨額投資險些付諸流水?是建築師的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11.風水大師……141
風水與建築的“聯姻”是一個頗值得玩味的社會現象,反映齣我們對科學的無知和對建築理解的偏差。而最可憐的當是建築師,因為管著他們的又多瞭一個風水師……
12.綉花枕頭……149
建築成就瞭建築師,卻給使用者帶來長久的不便。建築隻取外觀,不重視功能,這就好比“綉花枕頭”,外觀漂亮,實際上是“一肚子草包”……
13.從防火規範說起……151
2009年春節,央視新樓配樓大火持續燃燒近六小時,直接經濟損失1.6億餘元,新型節能保溫材料是火勢迅速蔓延的“罪魁禍首”。中國防火規範已經到瞭必須重新審視的時候瞭……
14.誰來為窮人買房……157
為什麼市場上有那麼多空置房而我們卻買不起房?為什麼開發商熱衷於建造豪宅?為什麼“國六條”強行齣颱卻最終不瞭瞭之?房地産市場能真正解決城市居民的住房問題嗎?“新十條”會不會重蹈“國六條”的覆轍?囤積空置與望房興嘆,這中間到底隔著多大的鴻溝?……
15.行業內幕……165
以“綠色奧運”為理念建設的“鳥巢”真的是“綠色”的嗎?專傢評審真的是權威的嗎?領導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當我們埋怨社會環境不利於建築創作時,我們自己又做得如何呢?……
16.封 鎖……173
越來越多大型公共建築不菲的造價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消息封鎖的正常性。且不談大型建築高昂造價的來源,城市建築所營造的公共生活與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城市是人民的,我們應該還給人民……
17.評 奬……177
1978年召開瞭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錶彰瞭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以糾正“文革”期間抹殺個人的創造性勞動把一切歸功於集體和領導的錯誤觀點,調動瞭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評奬也不例外……
18.貶 值……187
貶值,不隻是在經濟領域,改革開放以來職務和職稱的貶值現象尤其值得玩味。這背後隱藏著利益與體製因素的驅動,反映齣當今中國知識分子的浮躁心態……
19.重“利”的危險……191
如何創收及分配一直是改革最為核心的問題,更是科研設計、教學、醫療衛生等以智力為勞動手段的行業改革的最大難題之一。而這些行業改革失敗的原因不外乎一個字——錢……

20.辭 官……197
中國的官場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不是人人都能適應的……
21.技術與人品……211
大學畢業瞭,真正艱苦的學習纔剛剛開始,你在這個時期的錶現纔真正反映瞭你學生時代學習的動機和目的……
22.年輕人的特權……217
年輕人的特權是犯錯誤,擁有這份特權的資本是上進心和自信力……
23.天道酬勤……221
建築師、醫生、律師被稱為西方三大自由職業。這三大職業都是典型的經驗型和實踐性的職業,需要的素質在各種職業中最為寬泛。而我們往往誤以為這種自由僅僅是創意的自由,並認為創意是教不會的。建築設計不需天纔,需要的是勤奮……
24.卑賤者最聰明……231
“自下而上”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那些“自上而下”的,由脫離實際的上層所做的決定,往往遭到實踐的否定。文教、醫療的改革失敗的原因,莫不在於此。建築師個人的成長同樣應該“自下而上”。毛澤東說,“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 ……
25.嚮實踐學習……239
很多人都說,大學裏學的很多課程都沒有用,其實不是這些課程沒有用,而是你沒有主動地去用,或者說你沒有能力去應用。學習要及早走實踐環節,建築學習尤其應該如此……
26.設計如行棋……249
學習圍棋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死”與“活”,然後知道“大”與“小”,還要瞭解“先”與“後”。否則,將會滿盤皆輸。設計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27.失敗是成功之母……255
我喜歡的格言是“首戰必勝”、“積小勝成大勝”。我常常以此來要求自己,並且告訴那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要集中全力去完成交給你的第一項工作,有瞭第一,纔會有第二和第三……
28.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59
給建築係畢業生的一封信(奉送我的學習書單)……
29.老 蔡……267
我對老蔡的尊重,一是他的誠信,二是他的社會責任心……
他的離去是源於他對國內投資環境的不滿。他曾經滿腔熱情地希望發展民族工業,最後終於灰心。我問他,你去那裏準備做什麼?他說仍然做他的石材生意。我希望有一日還有機會與他見麵,因為他是一個好人。
關於唐山、汶川、玉樹震害的思考……273
後記—給老朋友的一封信……28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季元振在一线工作了几十年,对建筑设计行业如数家珍,但一直以来都是批判性对待中国建筑设计现状,由于他结构师、建筑师的双重身份,对建筑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做建筑设计很容易,但是你要做到不随波逐流,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个性很难,不过王澍也是其中一个。

評分

作者参加工作实践很多年,没有被现实的中国建筑所动摇,这种理想很值得我学习。 我还是个在校学生,通过本书知道现实的中国建筑领域可能还有很多黑幕,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这虽然没有打击我的自信心,而且给我进设计院做好了心理准备。现实就是现实,跟理想的状态肯定会不一...  

評分

季元振在一线工作了几十年,对建筑设计行业如数家珍,但一直以来都是批判性对待中国建筑设计现状,由于他结构师、建筑师的双重身份,对建筑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做建筑设计很容易,但是你要做到不随波逐流,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个性很难,不过王澍也是其中一个。

評分

季元振在一线工作了几十年,对建筑设计行业如数家珍,但一直以来都是批判性对待中国建筑设计现状,由于他结构师、建筑师的双重身份,对建筑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做建筑设计很容易,但是你要做到不随波逐流,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个性很难,不过王澍也是其中一个。

評分

季元振在一线工作了几十年,对建筑设计行业如数家珍,但一直以来都是批判性对待中国建筑设计现状,由于他结构师、建筑师的双重身份,对建筑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做建筑设计很容易,但是你要做到不随波逐流,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个性很难,不过王澍也是其中一个。

用戶評價

评分

工科男升級藝術修養可 反之不行

评分

技術美;老先生吐槽得有點多

评分

很遺憾未能字句斟酌

评分

觸目驚心

评分

我的叛逆期從21歲開始,開始看見與一派祥和不同的聲音。這本書的批判性是我欣賞的,學者的嚴謹是我崇尚的。而序言裏中肯的評價開始的吸引,迴頭細看封麵設計的內涵,是更巧妙的諷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