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

富可敌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塞巴斯蒂安·马拉比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徐煦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5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306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
  • 对冲基金
  • 投资
  • 经济金融史
  • 经济
  • 华尔街
  • 商业
  • 历史
  • 财富管理
  • 经济思想
  • 历史典故
  • 个人成长
  • 成功学
  • 商业智慧
  • 古代智慧
  • 社会现象
  • 投资理念
  • 富人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权威的对冲基金发展史,充满了对美国金融界人物戏剧性沉浮的引人入胜描述。在本书中,华尔街的生存之道、美国金融界的商业文化被演绎得出神入化。

本书作者对该行业进行了包括300个小时访谈和无数内部文件在内的深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关于对冲基金鲜为人知的故事:从该行业的鼻祖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到乔治•索罗斯,再到许多其他不那么出名但在这个领域同样有影响力的人物,从1987年的股市暴跌,到网络泡沫,再到抵押贷款证券的崩溃。在这个过程中,对冲基金参透了市场的玄机,不断赚取巨额财富。它们的创新改变了世界,孕育了特殊金融工具的新市场,改写了资本主义的规则。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通向未来金融体系的窗口。

作者简介

塞巴斯蒂安•马拉比

保罗•沃尔克时期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高级研究员,《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

他在《经济学人》杂志工作了13年,在《华盛顿邮报》编委会工作了8年,主要专注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经济领域。

他的著作包括2004年出版的《世界银行家》(The World’s Banker)和1992年出版的《后种族隔离时代》(After Apartheid),两本书均入选《纽约时报》推荐书目。

目录信息

目录
推荐序一 对冲基金:智慧的独行侠,还是捣乱的坏孩子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推荐序二 中国投资的对冲时代
刘震
中国首只对冲基金负责人
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
中文版序
引言 对冲基金与新精英的崛起
第1章 谁缔造了对冲基金第一个神话
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1968年被《纽约》杂志奉为业界“鼻祖”。到1968年,他的累计回报率几乎高达5000%,这意味着1949年投资的10 000美元现在整整相当于480 000美元,他远远超过了他的竞争对手。但经过20年的辉煌后,琼斯的投资优势消失了,市场终于追上了他。
关键词: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 鼻祖
第2章 大额交易的高手
1971年,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8只最佳对冲基金中,史范柏公司是唯一一家在萧条时期有所增长的。从1967年7月开创以来,公司获得了361%的收益,这个业绩比同时期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好36倍。在市场上打拼的28年里,斯坦哈特只有3次亏损,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八万二千分之一。1979年秋天,他结束了一年的休假,又杀了回来,大步迈入20世纪80年代。
关键词: 迈克尔•斯坦哈特 大额交易 弗兰克•席鲁夫
第3章 趋势分析时代来临了
仅在1980年,商品公司就赚了4 200万美元,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因此,即使在对140名员工发放了1 300万美元的奖金后,威玛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仍然排名58。其后顶尖交易员的外流加上威玛的大手大脚使公司陷入危机,历史的重心开始转移:从威玛转到一帮年轻人,从普林斯顿的悠闲舒适转到纽约对冲基金的新一代。
关键词:海默•威玛 迈克尔•马库斯 布鲁斯•科夫勒 商品公司
第4章 金融炼金术
某杂志的人物简介说,索罗斯早在大多数基金经理知道东京在哪儿之前的好几年就是全球投资的研究者,他从静得可怕的曼哈顿交易大厅,到统治全球市场,并用5种语言和全球的金融家交谈。《经济学人》杂志称他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投资者”,而《财富》杂志的封面故事则暗示他可能会作为“当代最有预见性的投资者”排在沃伦•巴菲特的前面。
关键词:乔治•索罗斯 量子基金 黑色星期一
第5章 这只“大老虎”比任何人都懂股票
罗伯逊能找出千里马的能力构成了他明显的优势,从1988年初到1992年底,老虎基金的收益连续5年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接下来的一年,罗伯逊超越了自己以往的纪录,在扣除各种费用后,他给他的投资者们带来了64%的回报率。据《商业周刊》估计, 1993年他的个人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而由于老虎基金的成功,富有的投资者越来越开始把目光投向下一代的基金明星。
关键词:朱利安•罗伯逊 老虎基金
第6章 每次扰乱市场的都是他
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期货最大的贸易商之一詹姆斯•埃尔金斯说:“每当保罗•都铎•琼斯走进场内,整个市场都会害怕。我的规模可能比他的规模大,但他的名望能让他每次进入时都会把整个市场搅乱,反应令人瞩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冲基金已经大到足以改变各种市场,它们甚至可以压倒政府。
关键词:保罗•都铎•琼斯 都铎投资公司
第7章 狙击英镑的“白色星期三”
1992年,在德国马克交易两年后,德鲁肯米勒上演了他职业生涯中最伟大的胜利——英镑狙击战,他打破了欧洲货币秩序,奠定了对冲基金在全球金融中新兴力量的地位。为了防止对本国货币的投机性攻击,欧洲最终在1999年统一了货币,而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经济体卡在了盯住汇率政策上,这在未来10年给对冲基金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关键词:斯坦利•德鲁肯米勒 乔治•索罗斯 英镑危机
第8章 对冲基金的狂欢结束了吗
到1994年9月,投资者已经从对冲基金抽回了约9亿美元,而且撤资远未结束。保罗•都铎•琼斯退还了资金的1/3,科夫勒在1995年6月决定退回资金的2/3,索罗斯也抱怨资金的规模。而受到致命打击的斯坦哈特在1995年宣布退休,他的离开是对冲基金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作为一个做了27年交易的奇才、三巨头之一退出了这个行业。
关键词:格林斯潘 迈克尔•斯坦哈特 债券市场危机
第9章 是嗜血的金融大鳄,还是悲悯的救赎者
1997年9月下旬,索罗斯飞往香港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对他的接待仪式反映了他的双重性。投机家索罗斯不出所料地受到谴责,但是,作为政治家和慈善家的索罗斯在会议上被大家交口称赞。索罗斯像一个救赎犯罪的救世主,从奥林匹斯山走下来,但他遭受了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
关键词:索罗斯 亚洲金融危机
第10章 敌人就是自己
1998年8月是对冲基金历史上最残酷的一个月。到美国劳动节的时候,4只基金里有3只在亏损。梅里韦瑟和他的伙伴亏掉了资本的44%,即19亿美元,他们算出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在宇宙的整个寿命期限内都不会发生一次。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关于杠杆融资危险性的实例,然而,世界的反应不仅让杠杆交易继续进行,而且容忍其变本加厉。
关键词: 约翰•梅里韦瑟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第11章 宏观型对冲基金时代的终结
2000年3月,在纳斯达克开始下跌的时候,罗伯逊已经决定退出,他被打击得太厉害而不想再去改变它了。4月28日,索罗斯也宣布量子基金从此将作为一个捐赠基金来管理。在短短一个月内,两个最大也最有名的对冲基金落下了帷幕。至此,索罗斯似乎不再涉足他曾帮助创造的这个行业。但他大错特错了,现在为对冲基金写墓志铭还为时尚早。
关键词:老虎基金 量子基金 科技股泡沫
第12章 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的新活力
首先将捐赠基金和对冲基金融合起来的是耶鲁大学的大卫•斯文森。捐赠基金的资金涌入表明对冲基金这个行业远未衰亡:新世纪刚开始几年相对来说是宏观型对冲基金的时代,但现在已被法拉龙之类的事件驱动型基金取而代之。随着它们吸纳更多的机构资金,对冲基金变得更壮大、更娴熟、更有条不紊,它们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
关键词: 大卫•斯文森 耶鲁捐赠基金 汤姆•斯泰尔 法拉龙
第13章 不可复制的神秘“大奖章”
到2009年退休的时候,西蒙斯已经远不止是个亿万富翁了。仅2006年一年,据说他的个人收入就达到了15亿美元,相当于星巴克115 000名员工和好事多118 000名员工创造的企业利润的总和。每次西蒙斯的照片登上财经杂志封面,就有更多急切的机构资金涌入计量交易系统,然而,该基金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功的原因却一直是个秘密。
关键词:詹姆斯•西蒙斯 大奖章基金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
第14章 它可能引发火灾,也可能是消防员
自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崩溃,华尔街一直担心下一个对冲基金的倒闭。现在,事情发生了,疤痕却几乎看不见。对冲基金的批评者仍然担心这些高负债的恶魔可能影响整个体系,毕竟,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是这样。但是,大本营投资集团已经证明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面:也许对冲基金有时可能引发火灾,但它们也可能是消防员。
关键词:肯尼斯•格里芬 大本营投资集团 多策略基金 不凋花基金
第15章 谁是风暴中最大的赢家
每一个新的时代都有一种新的失误,为交易员创造新的机会。宏观对冲基金的鼎盛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信贷对冲基金的鼎盛时期已经到来。约翰•保尔森就是新时代的乔治•索罗斯。截至2007年底,保尔森旗下的抵押贷款基金扣除费用后累计上涨了700%,产生了大约150亿美元的利润,保尔森本人赚了30-40亿美元。
关键词:约翰•保尔森 信贷对冲基金
第16章 “剩”者为王
一只精明的基金的基金——石溪资本计算发现,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下的对冲基金在2008年下降相对不多,亏损了12%,与此同时,石溪资本跟踪的资产规模在10-100亿美元之间的基金亏损了16%,而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亏损了27%。然而,尽管损失惨重,但它们仍然是受羡慕和渴望的对象,仍然是现代资本主义最喜欢的打发时间的高手,它们毫不掩饰对金钱的追求。
关键词: 大本营投资集团 全身而退的小型对冲基金
结论 金融业的未来取决于对冲基金的过去
附录:老虎基金创造了超额利润吗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要说投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一场关于赔率和胜率不断变化的智力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对冲基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玩家,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玩家们的历史,选取了其中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基金,述说了他们的生平以及玩法,很是难得,因为对冲基金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非常神秘高...  

评分

要说投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一场关于赔率和胜率不断变化的智力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对冲基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玩家,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玩家们的历史,选取了其中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基金,述说了他们的生平以及玩法,很是难得,因为对冲基金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非常神秘高...  

评分

美国金融业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不像中国金融业那么简单。中国金融业就是四大行,在国家没有完全实行大胆改革之前,中国金融业依然是以四大行为主旋律。 正是因为对冲基金收益明显高于一般的共同基金,因此对冲基金也就成为了许多有钱人玩的投资项目。正如马拉比所言...  

评分

I read the book first when I was working on Wall Street in the US. I have had the luxury to work at Goldman Sachs, Credit Suisse and personally known, consulted and worked with many of the figures mentioned in the book, especially John Paulson and Tiger M...  

评分

I read the book first when I was working on Wall Street in the US. I have had the luxury to work at Goldman Sachs, Credit Suisse and personally known, consulted and worked with many of the figures mentioned in the book, especially John Paulson and Tiger M...  

用户评价

评分

可读性超高的对冲基金简史。很多人都是说翻译的不是很好……多看两本巴曙松翻译的书你就会觉得这本书的译者简直是超高水平的翻译了好嘛

评分

可读性超高的对冲基金简史。很多人都是说翻译的不是很好……多看两本巴曙松翻译的书你就会觉得这本书的译者简直是超高水平的翻译了好嘛

评分

对冲基金发展史。近似于浪潮之巅。

评分

好书,宏观对冲,事件驱动,高频交易都有介绍,看你契合哪一种方式,想要在市场上取得超额利润,你必须运用与别人不同投资策略。平庸的投资策略只能取得平庸利润,超额利润从来都是来自于“不同”。

评分

在思考是不是命或者运的交织。然而有些命和运并不是人人能得到的,能干这行的人,用五个字就是“狠绝无下限”,他们狂妄自大,固执,但也可以瞬间毫不眨眼地选择自打脸,随时赌上一切,随时失去一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