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说,以及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雷蒙•钱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马娄等人物形象。作者对通俗作品的解读,彰显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维,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蕴味。
【作者简介】齐泽克(1949~),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资深教授,欧美众多大学及研究机构客座教授,欧陆哲学家和批判理论家。深受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影响,擅长以通俗文化产品解读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自1989年推出《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以来,出版著作近50种。
【译者简介】季广茂(196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过《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等论著,翻译过齐泽克的成名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以及齐泽克专门为之编辑的《实在界的鬼脸》,是齐泽克在中国最早的翻译者。
无论你是喜欢弗洛伊德、黑格尔、还是尼采,我都向你推荐…… 《斜目而视》依旧是以他天马行空式的说话风格和写作风格,以及擅长将心理分析、政治和黄色笑话融为一体而著称。 2010年,我想他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能在中国高等学府里开诚布公地用黄色幽默解读社会政治以及哲学的...
评分因为是推理迷,所以这一节的东西看得感触颇多。主要集中在第一章第三节,因为妙的地方太多不便写笔记,干脆记在书评里。 将犯罪现场的处理与梦的阐释类比: 犯罪现场有机的、自然的属性只是一个诱饵,而侦探的使命就是将之非自然化。要将之非自然化,首先要发现不容易引人注意...
评分 评分齐泽克的书,常常第一遍读来一知半解的,但是其中的笑话和故事、鳞光片羽的论述往往发人深省,让人拍案。尤其是,将这些故事和笑话和现实勾连起来,更觉有意思,读来兴味盎然。 在《斜目而视》中,齐泽克就讲了一个故事:卡萨诺瓦想凭着精心制造的骗局,引诱一个淳...
评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 语言符号学的基本原理是符号的任意性,即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它们都是纯差异性的实体。它们的本质就是差异关系,...
阅读的过程不断笑场,这就是齐泽克的魅力:他能把高雅的搞媚俗,把媚俗的搞高雅。将一切拉到中间地带。
评分易懂。拉康的学说配上范例就变得平易近人了起来。虽然这有可能是由于我在理解时目光较为浅显。于是里头的很多话语和分析都有“原来是这样呀,不是和我之前想的一样吗” “这样解释就说得通了呢”这种很爽的感觉。有些地方有点心灵鸡汤。对于学电影的人来说,这书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比什么拉康引论更适合作拉康入门书。在书上做了很多笔记,里头有很多语句能引人畅想。还有很多好素材。
评分何止是斜目的心法,简直是开了第三只眼
评分我这脑子不够用,太理论太学术了,某些充斥大量术语的句子看得头直晕. 晦涩. 不过又攒下了一堆要看的片子和书,齐泽克这思维模式太让人着迷了.
评分到底什么是镜像理论???我想,名字起的好,观点独到,一本书就成功了一大半。齐泽克这个学术贩子,总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