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著名油畫傢、作傢,是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批評者之一
2000年迴國,任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7年卸去教職。其間,因辭職事件及公開批評教育現狀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成為輿論一時焦點,更被媒體推崇為影響中國的五十位知識分子之一。除瞭教育,他對城市、影像、傳媒等文化領域的諸多現象亦有獨到見解和批評。業餘寫作,風格卓然,臧否評議,機智痛快。
著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等。
本書根據陳丹青同名畫展編成,收錄瞭他歸國十年的代錶性畫作,以及談論“寫生”與“臨摹”的兩篇長文。畫作大緻分成三類:一類是畫冊寫生;一類是人體或肖像;一類是外齣寫生。以作畫年份為序編排,完整呈現陳丹青十年來油畫創作的大緻麵貌。兩篇談論繪畫的長文,則指嚮中國油畫的深層問題:一個全然屬於西方的傳統藝術形式,在移植到不斷追求西化與現代化的中國時,如何尋獲存在的意義。
幾天前,我的畫展結束瞭。開展時齣瞭同名畫冊《歸國十年》,現在編這平裝本,價格低,圖片擴增,文字部分添瞭近兩萬,讀者或許有興趣看看吧。
那增添的長文,是為老同學楊飛雲策劃的群展《迴到寫生》與《麵對原典》所寫,本月初,兩項展覽同時在中國美術館和油畫院美術館推齣瞭——寫生、臨摹,皆是行內長期不予一顧的事:至少,留歐留蘇兩代畫傢在法國、比利時、俄羅斯臨摹經典的作品,八十年來從未展齣過。我們煞有介事的美術圈可曾惜護過、清理過這段短暫而被淹沒的曆史嗎?關於寫生、關於臨摹,我是有心得也有話說的。現在這本集子既有我的畫,兼有談論繪畫的文字,與我其他集子比,總算比較地像個畫傢模樣瞭,然而下筆議論,還是不安分……
——《歸國十年》
封面有杂质嵌入纸内 封皮和书皮胶合处竟然有胶带残留 90页一处错别字:“纸质组细得宜”应为“粗细”。 。。。。。。。。。。。。。。。。。。。。。。。。。。。。。。。。。。。。。。。。。。。。。。。。。。。。。。。。。。。。。。。。。。。。。。。。。。。。。。...
評分 評分我不收藏画集有好几年了。但这本从印厂出来最多半月的《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我在美文翻了一下,便决定留下。书厚重而不觉的压手,还有一种久违了的能唤起残存在很遥远记忆里的纸味油墨味,它可以让已修的皮厚脑褪的我,在这一刻重新拥有感念和伤感。平装本,那封面咋...
評分在先锋草草翻完了这本价格不菲的书,里面收录了陈丹青近年来画的一些写生及人体,大多未完成。看他在画旁的注释,还是一如既往无所谓的口吻。也许一个已经获得了成功的人,口气都不免大了起来,隐藏起过去的困顿和苦难,就像给了自己一针吗啡。 陈丹青的书出的是一本接一...
評分从首都图书馆出来时已经17:46了,我的火车票是18:16的。照理来说这时正是检票开始,20分钟,不塞车的情况下,我指空无一车的马路且忽略红灯,我是能赶上的。但等我打到车的时候,已经18:00了......于是为了陈老师寥寥三笔的签名,我误了火车。 但是我还是激动不已,因为他...
寫生與原典。
评分最近看的很多都跟農民有關,甚覺感動
评分非常喜歡。那些畫感覺很好。個人鑒賞力有限。不敢妄評。打心裏覺得那些人像很有美感,綫條流暢飽滿,人像都透著股精神。
评分並不懂畫,囫圇吞棗地翻瞭一遍。
评分我還是更喜歡陳丹青的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