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Ellery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名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一位著名艺术商去世,遗嘱却离奇失踪。埃勒里•奎因介入调查,发现其背后蕴藏着更大的阴谋……
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巅峰之作
最近才看到这本,真是名不虚传。 我也很理解不喜欢这类作品的人,因为这个实在是辨别性格的一种方法。 如果喜欢纯粹的逻辑推理,不在乎谜面是否花哨、诡异、猎奇⋯⋯ 那这本书一定是过瘾的。但也有很多读者更喜欢日系新本格那种注重情绪、氛围以及想像力的,对那类读者来说...
评分只想问一句,斯隆怎么偷到遗嘱的。 这是开始的开始,不然后面什么故事的都没有 也是开始的疑团,不能说趁着别人睡着就滑过去啊 那样开始还算个屁疑团啊,谁都可以。 这个有点坑,其他的无懈可击。
评分 评分有个午夜文库系列也出版了很多奎因的书 可是定价实在太高,查询了几家网站,给的折扣都很少 所以干脆从二手书店,买来了<希腊棺材之谜>和<十日迷惘> 更喜欢<十日迷惘>一点,那种直到最后一刻才把之前的推理全盘否定的感觉,太好了!
评分话说我一开始的标题是,,没有觉得凶手如果是奎因老爸会更有趣些么 然后写了这些,,, "你昨天怎么没来?" "我爷爷过世了" "上个月不是已经过了一回了么" "那是我大爷爷,这次是我二爷爷" "可你上上个月请假不就是二爷爷么" "啊,那是我五爷爷,他外号叫二爷爷,这次是真的二爷...
整体不如X的悲剧,Ellery此时还很稚嫩哈哈,不过拖了很多天断断续续看完也仍有吸引力。口袋本还挺好的,这本是火车+班车
评分这是第三遍了。无法想象能有比它更好的。翻译也超棒!
评分名画引发的血案。
评分超爽的感觉
评分传统的推理小说,乐趣在于与作者斗智斗勇,凶手怎么作案,侦探怎么破案,在人物刻画上远不如后来的推理小说。就这本书来说,谜团解得很棒,但因为杀人动机一笔带过,杀人犯的形象非常地模糊,几次对不同得嫌疑犯的推理只是显示侦探的破案能力,而没有让人物的形象丰富起来,这大概就是我一直不喜欢本格推理的原因。无论怎样残忍、让人震惊的案件,背后的那个人,那个有血有肉的人,始终比犯案的手法和过程来得更精彩也更吸引人。类型小说做成口袋本非常好,方便随身携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