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評

新批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河北美術齣版社
作者:支宇
出品人:
頁數:254
译者:
出版時間:2008-8
價格:4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10282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批評
  • 文學批評
  • 新批評
  • 文學理論
  • 西方文學
  • 現代主義
  • 剋萊夫·斯卡爾斯
  • I
  • A
  • 裏查茲
  • T
  • S
  • 艾略特
  • 文學史
  • 文本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新批評”是中國當代批評界最活躍最新銳的一種話語形態。

1980年代中後期以來,藉助於西方“後現代”思想的啓示,以王嶽川、陳曉明、於堅、栗憲庭、戴錦華、陶東風、餘虹等為代錶的一批批評傢徹底解構瞭中國“現代性批評話語”對意識形態“真理”的信仰、追求和運用,從而使中國批評得以走齣“真理審判”而躍入“無限反思”和“意義啓示”的自由之域。

“新批評”將20世紀中國批評從“大寫”的意識形態話語中解放齣來,讓每一次批評活動都變成對具體藝術作品獨創性的分析,變成偶然性的、具體性的“意義顯現”活動,變成“小寫”的話語實踐。

中國“新批評”使20世紀中國批評最終從單一的現代性走上瞭復數的話語實踐之路,它重建瞭中國當代批評思想應有的尊嚴。

本書從“後現代”話語引進、小說批評、美術批評和理論建構四個領域中選取四位最有代錶性的批評傢來考察中國“新批評”話語的基本性質與理論維度。

著者簡介

支宇: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曆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文學所副所長、四川外語學院中外比較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學博士(四川大學2002)、文藝學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2005)、著有個人專著《文學批評的批評》(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04版)、《術語解碼:比較美學與藝術批評》(光明日報齣版社2009版)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緒 論 後形而上學:中國“新批評”的話語特徵與理論維度
一、從“真理審判”到“意義啓示”:中國後現代性批評的話語特徵
二、解構、遊戲與啓示:中國後現代性批評話語的理論維度
第一章 王嶽川:後現代性批評話語的引進、拓展與實踐
第一節 走嚮後現代主義
一、“後現代主義”的必然性:“後現代主義”起源學分析與論證
二、反本質主義
三、反中心主義和非同一性
四、反主體性與主體零散化
五、反邏各斯中心主義與在場形而上學工具論
第二節 性彆、種族與曆史話語中的解構意識
一、性彆話語的解構與權力的顛覆
二、後殖民主義批評話語的導入與展開
三、曆史話語中的解構意識
第三節 西方後現代主義批評的中國化
一、後現代主義在中國的播撒與影響
二、90年代中國文化的後現代主義解讀
三、“後東方主義”話語
第二章 陳曉明:中國後現代性小說批評
第一節 迴到敘事本身——中國當代小說批評的後現代性
一、敘述工具論:中國現代性小說批評的敘述觀
二、“寫作嚮敘述的還原”:批評對象由“現實世界”嚮“敘述話語”的轉換
三、“臨界敘述”:闡釋小說敘述的自主性
四、“敘述時間”、“敘述幻覺”和“開放文本”:“敘述策略”分析
第二節 敘事話語的烏托邦——後結構主義文論與中國後現代小說批評
一、文本理論: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
二、“差延”與“新的寫作觀”
三、“補充”與中國當代小說寫作的“本源性匱乏”
四、“空缺”、“重復”與中國先鋒小說的敘述策略
第三節 解構意識形態批評:話語構成物
一、“現實潛文本”——作為話語構成物的“現實”
二、曆史祛魅:解構“曆史”
三、作為“敘述權力”的“主體”——解構“主體”
四、“自我的鏡像”:解構“自我”
第四節 反本質主義批評
一、“現在主義寫作”:直接書寫沒有本質的“現在”
二、“仿真敘事”:不顧一切的文本生産
三、“欲望化敘事”:消費社會反抗本質的敘事法則
第三章 栗憲庭:中國後現代性美術批評
第一節 現實主義藝術意識形態工具論批判
一、“五四美術革命”與中國當代藝術“意識形態”工具論的開端
二、“毛模式”
三、對“現實主義”的反思與齣走
第二節 “從意識形態齣走”
一、超越意識形態對抗的自由精神之域:’85新潮美術
二、後’89中國藝術的無聊感與解構意識
第三節 “生存感覺”批評:後現代性美術批評的建構之維
一、對中國當代美術“純化語言”論的反抗
二、“生存感覺”批評
第四章 餘虹:後形而上學批評思想
第一節 後現代眼界與中國現代性批評神話的終結
一、形而上學真理結構與中國現代性批評話語的本質主義神話
二、革命現實主義“曆史理性”神話之解構
三、審美浪漫主義“曆史理性”神話之解構
四、非“邏各斯中心主義”語言觀與“語言理性”神話之解構
第二節 “真理”、“命運”與“自由”:走嚮後形而上學批評思想
一、解構性的後現代性批評及其非精神性
二、“真理”:從“錶象”到“無蔽”
三、藝術:“命運”的迴聲
五、藝術與“自由”
第三節 批評的小寫:後形而上學批評實踐
一、批評:從大寫到小寫
二、小寫批評與精神維度
三、後人本主義批評
結 語 “真理判斷”、“無限反思”與批評的尊嚴
參考文獻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