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 论 后形而上学:中国“新批评”的话语特征与理论维度
一、从“真理审判”到“意义启示”:中国后现代性批评的话语特征
二、解构、游戏与启示:中国后现代性批评话语的理论维度
第一章 王岳川:后现代性批评话语的引进、拓展与实践
第一节 走向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必然性:“后现代主义”起源学分析与论证
二、反本质主义
三、反中心主义和非同一性
四、反主体性与主体零散化
五、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与在场形而上学工具论
第二节 性别、种族与历史话语中的解构意识
一、性别话语的解构与权力的颠覆
二、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的导入与展开
三、历史话语中的解构意识
第三节 西方后现代主义批评的中国化
一、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播撒与影响
二、90年代中国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三、“后东方主义”话语
第二章 陈晓明:中国后现代性小说批评
第一节 回到叙事本身——中国当代小说批评的后现代性
一、叙述工具论:中国现代性小说批评的叙述观
二、“写作向叙述的还原”:批评对象由“现实世界”向“叙述话语”的转换
三、“临界叙述”:阐释小说叙述的自主性
四、“叙述时间”、“叙述幻觉”和“开放文本”:“叙述策略”分析
第二节 叙事话语的乌托邦——后结构主义文论与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
一、文本理论: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二、“差延”与“新的写作观”
三、“补充”与中国当代小说写作的“本源性匮乏”
四、“空缺”、“重复”与中国先锋小说的叙述策略
第三节 解构意识形态批评:话语构成物
一、“现实潜文本”——作为话语构成物的“现实”
二、历史祛魅:解构“历史”
三、作为“叙述权力”的“主体”——解构“主体”
四、“自我的镜像”:解构“自我”
第四节 反本质主义批评
一、“现在主义写作”:直接书写没有本质的“现在”
二、“仿真叙事”:不顾一切的文本生产
三、“欲望化叙事”:消费社会反抗本质的叙事法则
第三章 栗宪庭:中国后现代性美术批评
第一节 现实主义艺术意识形态工具论批判
一、“五四美术革命”与中国当代艺术“意识形态”工具论的开端
二、“毛模式”
三、对“现实主义”的反思与出走
第二节 “从意识形态出走”
一、超越意识形态对抗的自由精神之域:’85新潮美术
二、后’89中国艺术的无聊感与解构意识
第三节 “生存感觉”批评:后现代性美术批评的建构之维
一、对中国当代美术“纯化语言”论的反抗
二、“生存感觉”批评
第四章 余虹:后形而上学批评思想
第一节 后现代眼界与中国现代性批评神话的终结
一、形而上学真理结构与中国现代性批评话语的本质主义神话
二、革命现实主义“历史理性”神话之解构
三、审美浪漫主义“历史理性”神话之解构
四、非“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与“语言理性”神话之解构
第二节 “真理”、“命运”与“自由”:走向后形而上学批评思想
一、解构性的后现代性批评及其非精神性
二、“真理”:从“表象”到“无蔽”
三、艺术:“命运”的回声
五、艺术与“自由”
第三节 批评的小写:后形而上学批评实践
一、批评:从大写到小写
二、小写批评与精神维度
三、后人本主义批评
结 语 “真理判断”、“无限反思”与批评的尊严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