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夺取

暴力夺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

美国哥特文学旗手

与麦卡勒斯齐名的美国天才女作家

继威廉•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文学的翘楚

美国国家图书奖六十年唯一最佳小说奖得主

米兰•昆德拉、大江健三郎、雷蒙德•卡佛、勒克莱齐奥、伊丽莎白•毕晓普、马原、聂华、U2乐队共同推崇

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中影响巨大。

奥康纳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945年毕业于佐治亚州女子学院,原本打算成为一位职业政治漫画家的她,在获得了州立大学提供的研究生奖学金之后,进入了著名的依阿华大学作家培训班,从此也将事业的重心转向了文学作品的创作。1946年,奥康纳在《音调》杂志上发表了人生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天竺葵》,并因此获得了莱因哈特(Rinehart)奖学金,之后她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一年之内写下了《理发师》《野猫》《警察》《火鸡》《火车》等多部短篇小说,并于1948年开始创作被后世奉为经典的长篇小说——《智血》。1950年,因被确诊患上红斑狼疮,奥康纳只得回到家乡农场静养,一边饲养她最爱的孔雀,一边孜孜不倦地继续创作文学作品。39岁英年早逝时,奥康纳已创作了两篇长篇小说和三十一篇短篇小说,多次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美国评论界称她的逝世是“自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

奥康纳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上升的一切必然汇合》,长篇小说《智血》《暴力夺取》,散文书信集《生存的习惯》等。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
出品人:
页数:200
译者:仲召明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2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01282
丛书系列:小说街
图书标签:
  • 弗兰纳里·奥康纳 
  • 小说 
  • 美国文学 
  • 美国 
  • 奥康纳 
  • 外国文学 
  • 宗教 
  • Flannery_O'Connor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父母双亡的男孩塔沃特在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笃信基督的舅姥爷从他舅舅身边偷走,并在阿拉巴马州的荒林里被当做先知接班人而抚养长大。老人死后,十四岁的塔沃特来到城市,回到他舅舅的身边,在那里他努力否定着自己作为先知的命运,反抗着内心对上帝召唤的渴求,但是……

通过将宗教象征和圣经隐喻的写作手法结合起来,作者描绘了一幅上世纪50年代美国南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生活的骇人画面,并嘲笑了现代世俗思想的盲目自信。与此同时,该书还探讨了诸如宗教饥渴、灵魂挣扎、理性与信仰等深刻主题。像奥康纳其他的小说一样,该书也充满了宗教主题和阴暗的想象,使它成为了美国南方哥特文学的经典作品。

在这本书中,你还会不时地看到艾伦坡和威廉•福克纳的影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很多作家都能写出值得一读的作品——基本上,所有作品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但不容错过的、需要所有人来读的作家其实很少。也许弗兰纳里·奥康纳能算一位。她的生命短暂如流星,却表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她的作品探讨了五十年代前后,这里的人们在宗...  

评分

浓度很高,几乎每一句话都带着隐喻。“他的目光在男孩四仰八叉的单薄身上扫视,那身形似乎深深地迷失在了疲惫之中,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动一动了。”像这样的句子,书中比比皆是。 (信仰使人)重生、(感受神的)召唤,这两个词,表面的中文意义很易懂,但背后潜藏的西方意义、基督...  

评分

《暴力夺取》:对信仰的断舍离,最终会有什么样的“自食其果”? 弃绝一种信仰,告别一种信仰,否认一种信仰,一句话,“断舍离”一种信仰,看起来,是一种伟大的革命,一种标心立异的创举,但这种“彻底否定”自己深受浸染的信仰,最后会换来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举一个最简单...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邪教比天主教更难理解

评分

邪教比天主教更难理解

评分

写长篇不似短篇需要计算节奏,所以可以汪洋恣肆地写飞掉。分不清这是诗还是梦。

评分

我的主观,一直想要怒斥这本书,像是包裹着神棍思想而外表优美的垃圾,去他妈的被引导的去相信,去信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她所处的时代所给予她的生活观察。是个还不错的剧本

评分

人物称呼的转换。一切破滅時才是慈悲的起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