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組織化與韓國經驗

中國農民組織化與韓國經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科文獻
作者:許欣欣
出品人:
頁數:417
译者:
出版時間:2010-9
價格:3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971802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韓國
  • 社會學
  • 三農
  • 中國農民組織化
  • 韓國經驗
  • 農村發展
  • 農民組織
  • 農業政策
  • 社會組織
  • 發展中國傢
  • 鄉村振興
  • 集體行動
  • 製度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農民組織化與韓國經驗》內容簡介:中國農民組織化與韓國經驗:迴顧近代以來中國農民組織的發展曆程,將其與韓國農協組織的發展沿革進行比較,這是《中國農民組織化與韓國經驗》的主要議題。《中國農民組織化與韓國經驗》作者對這一問題進行瞭比較成熟的思考,並通過調研獲得啓發而後又進一步鑽研成就瞭《中國農民組織化與韓國經驗》。作者簡介許欣欣,北京大學博士,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著者簡介

許欣欣,北京大學博士。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早期關注社會分層與流動方麵的研究,主要代錶作有:《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與流動》、《從職業評價與擇業取嚮看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等;近年來轉嚮“三農”問題研究,主要代錶作有:《農民流動機會及其相關問題的分析》、《韓國農協的形成與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啓示》等。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近代以來中國農會組織的發展曆程第一章 清末、民初中國農會組織的興起與發展  一 清朝末年的農業改良與農會組織之興起  二 民國早期的農會第二章 大革命時期具有政權性質的農會組織  一 大革命時期新型農會組織創建的社會背景  二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新型農會組織的建立  三 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領導機構的設置及農民協會章程的製定  四 國共閤作旗幟下各地農會組織的空前發展  五 大革命時期農會組織的基本結構與相關規定  六 大革命時期農民協會的主要活動  七 大革命時期農會組織的基本特徵第三章 國民黨統治區內作為基層政權補充形式的農會  一 國民黨重建農會的緣由  二 國統區農會組織的發展曆程  三 國統區農會組織的基本結構及相關規定  四 國統區農會的主要活動及其影響  五 國統區農會的基本特徵第四章 共産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中作為政權執行機關的農會  一 大革命時期準政權性質農會的最終消退  二 蘇維埃區域的農會組織  三 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農會組織  四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的農會組織  五 共産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農民組織的基本特徵第五章 新中國成立後的農會組織  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會組織的興建與隱退  二 20世紀60年代後的貧下中農協會  三 “文化大革命”之後貧下中農協會改組為農會(農民協會)的過程與消亡 第二部分 閤作社——中國農民組織化的另一種形式第六章 國民黨統治區的農村閤作運動  一 國內早期閤作思想的傳入  二 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由民間開創的農村閤作事業  三 國民黨領導創辦的閤作社第七章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農村閤作化運動  一 馬剋思主義的閤作思想與共産黨領導的早期閤作社實踐  二 新中國成立前共産黨領導的閤作社實踐  三 新中國成立初期互助閤作運動的興起與發展278  四 統購統銷與閤作社演變成為農村的基本製度和組織載體  五 從“閤作化”到“集體化” 第三部分 可供藉鑒的韓國經驗第八章 韓國農協的形成與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啓示  一 韓國農協(NACF)的發展沿革  二 韓國《農協法》簡介  三 韓國農協的主要職能  四 韓國經驗對中國的啓示結語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