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

守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费振刚
出品人:
页数:2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781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费振刚
  • 传记&回忆&书信&日记&年谱&评传
  • 守望。尊师。
  • 中国名校
  • 近代史
  • 未知
  • 历史
  • 守望
  • 心灵成长
  • 自我反思
  • 人生哲理
  • 情感共鸣
  • 内心探索
  • 宁静生活
  • 坚持信念
  • 希望之光
  • 陪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费振刚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成就斐然的1955级学生中的代表性人物、著名的文学史家,26岁时就由周扬亲自点名作为老中青三结合中的青年代表,与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一起主编了影响深远的蓝皮本《中国文学史》,蜚声海内,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传奇。本书相当篇幅即是围绕这部文学史所发生的故事,为研究这段学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全书分 “一史封皮三易色”、“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我心中的典型”、“与同学共勉”四辑,收录费振刚先生记录其北京大学五十五年经历、思考的文章四十余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折射出北京大学中文系半个世纪的沧桑。作者以《守望》名书,是想借以表达其对中文系历史、百年传统和未来的护卫、坚持、期待的心志,以及对那“仿佛是无言之美” 的“难忘的岁月”的深深怀念。

作者简介

费振刚,1935年生于辽宁鞍山,1955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任中文系主任。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秦汉魏晋南北朝分支编写组副主编。1961年参与主编《中国文学史》,另有《全汉赋》、《全汉赋校注》等著作多种。

目录信息

题记
一史封皮三易色
在战斗中学习和成长
我们是怎样编写《中国文学史》的
高举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红旗不断前进
在战斗中学习,在群众运动中成长
北大中文系1955级毕业四十周年聚会纪实
《中国文学史》后记
《中国文学史》再修订后记
揭示文学发展中的内外联系
《中华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当噩梦醒来时——写给中文系1977级文学专业同学
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
从讨论真理标准所想到的
文学学科规划会议大会发言稿
古典文学研究的问题
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些认识
我心中的典型
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
闻一多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游国恩先生学术成就评述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为纪念萧涤非先生百年诞辰作
在纪念杨晦先生百年诞辰暨杨晦学术思想
讨论会上的讲话(提纲)
林庚先生的学术个性
与同学共勉
《全汉赋》前言
《汉赋辞典》后记
《全汉赋校注》后记
《怀亲诗》前言
《古代游记精华》前言
《汉魏六朝名赋诗译》序
《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总序
《诗经类传》后记
《古瓦集》读后
《中国文学史纲》序及后记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后记
《两汉文》前言
《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渊源及其特色》序言
《唐诗比较研究新论》前言
《魏晋南北朝文体学》序
《朱熹诗经学研究》序
《校勘学大纲》序
《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序
《民族特色文化与行为心理定位》序
《淮南子考论》序
授予黄珮玉博士客座教授仪式上的发言稿
一点希望
北大中文系九十周年系庆感言
《守望》读后(代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费先生是贵系的老系主任,也是1955级写文学史小组的重要成员,他这本书是为了系庆百年而出,故其中多收可用于史料的旧文,可感可佩。

评分

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八卦,上半部分为50-00年代的宣言式杂文时代性较强,没太多实际内容,中间部分梳理一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师的学术史回顾写的很好,其中闻一多的两篇、萧涤非学黄节断句释义一篇、游国恩的楚辞研究一篇、还有林庚的文学意识一篇很是受用,后三分之一基本上是各种书序,老先生也是几近全面。

评分

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八卦,上半部分为50-00年代的宣言式杂文时代性较强,没太多实际内容,中间部分梳理一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师的学术史回顾写的很好,其中闻一多的两篇、萧涤非学黄节断句释义一篇、游国恩的楚辞研究一篇、还有林庚的文学意识一篇很是受用,后三分之一基本上是各种书序,老先生也是几近全面。

评分

费先生是贵系的老系主任,也是1955级写文学史小组的重要成员,他这本书是为了系庆百年而出,故其中多收可用于史料的旧文,可感可佩。

评分

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八卦,上半部分为50-00年代的宣言式杂文时代性较强,没太多实际内容,中间部分梳理一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师的学术史回顾写的很好,其中闻一多的两篇、萧涤非学黄节断句释义一篇、游国恩的楚辞研究一篇、还有林庚的文学意识一篇很是受用,后三分之一基本上是各种书序,老先生也是几近全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