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人】患有“早衰症”。头发花白。最多只能活到30多岁。家境优渥。不炫富。腼腆害羞。善解人意。渴望未来。
【阿润】班上才子。头脑聪明。少年老成。能言善辩。内心孤独。身材矮小。替遭遇家暴的少妇出头。四个人中的主心骨。
【阿大】大胃王。体型壮实。大脑简单。情感直接。本性纯良。喜欢看成人写真。导致酗酒的老爸意外死亡。
【哲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害怕改变。不时会看着天空感慨。爱看清纯少女写真。就算喜欢的女生再胖,但喜欢就是喜欢。
这四个十四岁少年,最喜欢一起骑着自行车,
像风一样疾驰在“月岛”这个东京附近的填海小镇的各个角落,
感受并体味着少年已知的各种愁滋味……
最喜欢跟第二天肯定还会再见面的朋友说“再见”,
不管在什么时候,这都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石田衣良
1960年出生于东京,成蹊大学经济系毕业。
在成为作家之前曾做过地下铁工人、保安,
也曾任职日本广告公司,以自由文案工作者身份活跃于业界。
写作时喜欢听古典音乐,所以其作品非常具有音乐性。
其创作领域涉及青春小说、少年犯罪小说、经济犯罪悬疑小说、爱情小说等。
2001年凭《娼年》入围第126届直木奖候选
2002年凭《骨音》入围第128届直木奖候选
2003年凭《4TEEN》获得第129届直木奖
《4TEEN》于2004年改编为电影,
由日本著名导演广木隆一执导,
上映后感动无数观众。
十四岁是令人不安的年纪。夹在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十四岁,成长与矛盾并存。我们渴望成长,一边小心翼翼的窥探成年人的世界,一边感叹着大人世界的美好。无数次,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想尽办法把自己扮成大人的模样。却不知,镜中的自己,才是大人们羡慕的年纪。 十四岁是叛逆的...
评分关于H..不论是第一章的ML还是后面的基友..都描写得很真实..从头到尾都会令人感到温暖..挺喜欢的一本书..
评分那一年的夏天,并不让人觉得燥热。 那一年,我身边坐着一个穿绿T恤,看上去并不怎么漂亮的女孩。 那一年,我不敢多看她一眼,也不敢主动和她讲话。 那一年,我们沟通的方式是递纸条。 那一年,我还会脸红。 那一年,我在还未放学就下雨的日子里,跑回家撑一把大伞再湿淋淋的折...
评分我有了奇怪的时差,只要在12点前入睡,就一定会在两点醒来,辗转反侧一个小时都睡不着,只好拉开灯来看书,前一本《危险心灵》是这样,这一本《十四岁》也是如此。 石田衣良是久仰大名的作者,我喜欢的几个边缘日剧居然都是他的原著手笔,比如《池袋西口公园》和《波上...
评分这是四个十四岁少年的故事,这是数个身由心动永不回头的故事,这可能不是你我的故事,但这是十四岁青春才有的故事。
评分这样的朋友和青春真好。管他真的假的反正是羡慕不来的就是了。“跟第二天肯定还会再见面的朋友说“再见”,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件非常非常快乐的事情。” 当年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年纪越大越不想
评分较之《池袋西口公园》系列口味相对清淡,石田衣良对青少年熟稔程度令人咋舌,而讲述敏感话题的方式大抵堪称温柔,感觉《骨音》的落选和《十四岁》的获奖都很让我意外,或许是译本的原因吧。
评分跟《池袋西口公园》系列很像,同样的短篇集,同样的微治愈系,同样的骨子里是个“好人”的“我”,再加上更加年轻的青春。唯一让我觉得不如《池袋》那么爽快的,也就只是稍微欠缺了一点儿的热血吧。《我们谈论性》那一篇里在全班同学之前出柜的场面描写得挺精彩的。
评分看着看着我就流泪了,在我14~18岁的时候,我开始构建这样的友谊。在我22岁的时候,我仍有着这样的友谊,谁说我不幸福。非常非常喜欢《我们谈论性》《焰火绽放的夜晚》和《迈向十五岁的旅程》三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