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性质》内容简介: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20世纪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04年已先后分十辑印行名著400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一辑。到2010年底出版至46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刚开始看。。。结果发现前言有好几处看不明白。。。 比如: p3 科斯1937提出的交易成本特点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但在市场与科层在交易成本方面存在差异的一般观点上,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原文:To be sure, transaction cost particulars。。。。have withstood the test of ti...
评分所有与企业相关的著作都难以回避科斯早年的文章《企业的性质》,企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从了无生趣如黑箱般的投入产出函数,到渐渐有了生气的有机组织,关乎企业的研究也渐渐有了更加贴近现实的意义。 公司金融理论抑或深入企业内部机理的组织理论研究,公式化或者...
评分刚开始看。。。结果发现前言有好几处看不明白。。。 比如: p3 科斯1937提出的交易成本特点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但在市场与科层在交易成本方面存在差异的一般观点上,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原文:To be sure, transaction cost particulars。。。。have withstood the test of ti...
评分所有与企业相关的著作都难以回避科斯早年的文章《企业的性质》,企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从了无生趣如黑箱般的投入产出函数,到渐渐有了生气的有机组织,关乎企业的研究也渐渐有了更加贴近现实的意义。 公司金融理论抑或深入企业内部机理的组织理论研究,公式化或者...
评分所有与企业相关的著作都难以回避科斯早年的文章《企业的性质》,企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从了无生趣如黑箱般的投入产出函数,到渐渐有了生气的有机组织,关乎企业的研究也渐渐有了更加贴近现实的意义。 公司金融理论抑或深入企业内部机理的组织理论研究,公式化或者...
按照自己的理解是,企业的存在是由于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的资源转移(或者说交易)的成本是较企业到外部购买的交易成本低的。但是企业不断扩张就会导致这种内部的交易成本也会增加,从而最终导致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等于去外界购买的成本或者由另一个企业所耗费的生产成本。而就像是纳税的权责边界一样,资源无论最初由谁发现,最后都会落向出资最高(这是因为有利可图),也就是最适合拥有这一资源的人手上。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固然这种类似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制度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变化也会对企业的扩张发展起到作用。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总觉得看得迷糊,不如经济学原理那样有趣。但总是有些道理。
评分终于啃完了,给我指引了新的方向。不完全合约与剩余控制权用来解释所有权、立法、法律解释等活动逻辑上完全说得通。接下来主要加一些不完全合约的书以及企业组织理论,然后把卡拉布雷西的其他两本啃完。——发现这阶段读书也真是有意思,就像解密一样,一本指着另外一本。从《所有权的诞生》开始,找到了卢梭、康德和法经济学的切入。读了《社会契约论》和《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有了基础的认识,用喻中的导读性读物知道了法经济学从何入手。先读了《法和经济学的未来》知道了法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分析的区别。接着就读了科斯的两本,认识了社会成本的概念、企业的性质,以及今天读到的不完全合约理论。书籍之间的联系真是妙不可言!
评分看不懂……太为难了
评分翻译是真的烂,比google机翻还烂,简直到了不堪入目的程度,建议看原文。
评分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3812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