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曾厚(1937—) 江蘇無锡人,1961年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專業畢業,1965年北康大學法國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南京大學法語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2003年退休;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法國“法國文學史學會”通訊會員,法國“雨果之友學會”會員;曾獲法國教育部頒發的“棕櫚葉教育騎士勛章”。主要著譯有《雨果詩選》(外國文學名著)、《雨果傳》(莫洛亞著,閤譯)、《雨果評論匯編》(編選)、《聖母院的鍾聲》、《雨果詩選》(“世界文庫”)、《法國詩選》、《雨果詩選》(兩捲本)、《雨果散文》、《雨果繪畫》、《雨果傳》(巴雷爾著)以及遊記散文《聖母院的鍾聲》、《在法國——雨果的邀請》等。
請跟隨《雨果和圓明園》中步履,揭開這封信的真實麵目,關注楓丹白露城堡所藏的圓明園珍寶……
1860年10月18日,圓明園被英法遠徵軍劫掠後焚毀。法國作傢雨果寫下《緻巴特勒上尉的信》,以凜然正氣譴責瞭這次強盜行徑。今天,這封信已經走進中國中學生的《語文》課本。
一位中國教授曆經四十多年的孜孜追尋,遍訪法國和歐洲各大圖書館、博物館、幾處雨果故居,查閱新版《雨果全集》,請教一流雨果研究專傢,終於發現一百五十年前雨果和圓明園的隱秘往事:巴特勒上尉到底是誰?雨果的信有沒有發齣?雨果為何對圓明園情有獨鍾?
关于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如何进入圆明园,史学界始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860年10月6日,法国军队在追击由僧格林沁率领的清朝军队时,偶然发现了这座“万园之园”;另一种说法是10月7日,龚自珍的儿子龚橙主动找到英国军队,说“清之精华尽在圆明园”,自告奋勇引导英军来到圆明...
評分一旦读进去,书写得很有意思。程教授是第一位翻译《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并将题目拟为《文明与野蛮》,作者非常严谨,不仅找到法文来译,而且反复追查手稿。在此过程中,为了研究雨果和法国文学,他三次到法国,参观雨果的故居和枫丹白露城堡,并且发现了大量圆明园的文物,共...
評分一旦读进去,书写得很有意思。程教授是第一位翻译《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并将题目拟为《文明与野蛮》,作者非常严谨,不仅找到法文来译,而且反复追查手稿。在此过程中,为了研究雨果和法国文学,他三次到法国,参观雨果的故居和枫丹白露城堡,并且发现了大量圆明园的文物,共...
評分一旦读进去,书写得很有意思。程教授是第一位翻译《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并将题目拟为《文明与野蛮》,作者非常严谨,不仅找到法文来译,而且反复追查手稿。在此过程中,为了研究雨果和法国文学,他三次到法国,参观雨果的故居和枫丹白露城堡,并且发现了大量圆明园的文物,共...
評分一旦读进去,书写得很有意思。程教授是第一位翻译《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并将题目拟为《文明与野蛮》,作者非常严谨,不仅找到法文来译,而且反复追查手稿。在此过程中,为了研究雨果和法国文学,他三次到法国,参观雨果的故居和枫丹白露城堡,并且发现了大量圆明园的文物,共...
有價值的題材;挺糟糕的敘述。作者眼中隻知雨果,熱情有餘,對文博曆史的積纍和視野受限,影響瞭對這一題材的把握和認識。……好吧,也許我隻是不滿於本書的器量和識見。
评分藝術有兩種起源,一是理想,理想産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産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帕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
评分火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不知為什麼在坊間都被說成是八國聯軍。前不久纔知道,雨果不但是一流的文學傢,更是一位齣色的畫傢。
评分不知道為什麼從序看起就一直一直提自己翻譯的文章,有點不喜歡這種好大喜功的感覺。但是後麵看下去,又被作者的求證精神摺服瞭,40多年一直鑽在這封信裏。結果卻被雨果忽悠瞭,也是很有意思的。
评分第一次看見深入分析這個的,感謝三聯書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