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1802.2.26—1885.5.22),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头衔,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雨果从小天资聪颖,9岁时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他15岁时写的《读书乐》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又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九三年》以法国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为小说的背景,以雄浑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历史面貌,是描绘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史诗。九三年是欧洲对法兰西的战争,又是法兰西对巴黎的战争革命怎样呢?那是法兰西战胜欧洲,巴黎战胜法兰西这就是九三年这个恐怖的时刻之所以体大的原因,它比十八世纪的其余时刻更伟大,雨果尊重历史,如实地震现了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描写出这场斗争激烈而壮观的场面。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大部头的小说,却是我看的他的第一部作品。这本小说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交代保王派和共和党人之间战争的一部革命小说。它之所以成为不朽的名著,不在于描写手法的恢宏,不在于情节设计的巧妙,而在其矛盾冲突的设立和作者超越历史,超越年代局限的...
评分 评分多好看的书啊,看完了就想,小说就是要这么写,不这么写,怎么写才会好看呢,患上暂时性的失忆症,看过的其他好看的小说全不见了。 当然也是同时也才知道,原来小说这样写也行,也好看,有人喜欢。巴黎,巴黎,法国,法国,革命为世界开刀,于是有了流血的九三年。拿着...
评分最近我在写毕业论文,谈到了狄更斯和雨果的革命观,于是就这个问题写点自己的思考。 在写《双城记》之前,狄更斯与雨果曾有过一次会面。随后,狄更斯写就了他迟暮之年的巅峰之作《双城记》,而雨果也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九三年》,两人的政治主张都可以在这两...
这坑爹的翻译。。。
评分革命 战争 人性的思考
评分革命 战争 人性的思考
评分这坑爹的翻译。。。
评分400t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